|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肝癌做介入治疗不一定属于晚期,介入治疗适用于不同分期的肝癌患者,具体需结合肿瘤分期、肝功能及患者身体状况综合评估。
肝癌介入治疗是经血管或非血管途径对肿瘤进行局部精准治疗的手段,包括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射频消融术等方法。早期肝癌患者若因合并肝硬化、肿瘤位置特殊等原因无法手术,介入治疗可作为根治性替代方案。中期肝癌患者通过介入治疗可有效控制肿瘤进展,延长生存期。部分晚期患者也可通过介入治疗缓解疼痛、出血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肝癌分期需结合肿瘤大小、数量、血管侵犯及远处转移综合判断。国际巴塞罗那分期标准中,介入治疗适用于BCLC-A期至C期患者。A期患者接受介入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50%以上,而C期患者中位生存期通常为8-12个月。临床实践中,约60%不可切除肝癌患者会接受介入治疗。
肝癌患者应定期复查甲胎蛋白和影像学检查,介入治疗后需监测肝功能变化。日常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避免高脂饮食加重肝脏负担。严格禁酒并谨慎使用药物,避免服用对肝脏有损害的中西药。出现腹胀、黄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必要时联合靶向药物或免疫治疗。
肝癌患者在治疗后存在复发可能,复发概率与肿瘤分期、治疗方式及术后管理密切相关。肝癌复发主要受残留病灶、血管侵犯、肝硬化程度等因素影响,可通过定期复查、抗病毒治疗、生活方式干预降低风险。
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5年复发率较高,早期肝癌复发多集中于术后1-2年内。微小病灶残留是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尤其当肿瘤直径超过5厘米或存在微血管侵犯时。术后甲胎蛋白持续异常提示复发风险增加,需要每3个月进行超声和肿瘤标志物监测。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患者,长期服用恩替卡韦片或替诺福韦酯等抗病毒药物可减少肝炎活动导致的肝内复发。
晚期肝癌经综合治疗后更易出现肝内或远处转移复发。门静脉癌栓患者即使接受介入治疗,半年内肝内复发率仍较高。索拉非尼片、仑伐替尼胶囊等靶向药物可延缓进展但难以完全阻止复发。合并严重肝硬化的患者,新生肿瘤发生率随肝功能恶化逐步上升,这类患者需每2个月复查增强CT或磁共振。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使用会增加肿瘤复发风险,需严格控制血药浓度。
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严格控制酒精摄入,避免食用霉变食物。规律进行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维持体重指数在18.5-23.9范围。出现不明原因体重下降、右上腹隐痛或巩膜黄染时应立即就诊。术后建议加入肝癌患者随访管理项目,通过多学科团队监测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