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血清总胆红素是什么

|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问题描述:
血清总胆红素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魏碧荷
魏碧荷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血清总胆红素是指在人体内发生老化红细胞裂解而释放的血红蛋白,包括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间歇性胆红素通过血液输送到肝脏,在肝细胞的作用下直接产生胆红素。用测定血清总胆红素来判断患者是否有黄疸、黄疸的过程和发展程度,其正常值应该在3.4-17.1μmol/L之间。如果总胆红素超过34.2μmol/L,就会出现黄疸,如果总胆红素超过171μmol/L,那么就会出现黄疸,如果总胆红素超过342μmol/L,就会出现黄疸。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肠胃不好血常规会异常吗

肠胃不好可能导致血常规异常,但并非所有肠胃问题都会引起血常规变化。血常规异常通常与炎症、感染、贫血或营养不良等因素相关。

肠胃功能紊乱可能因长期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或肠炎等疾病影响营养吸收,导致血红蛋白或红细胞数量减少,表现为贫血相关指标异常。部分患者因肠道菌群失衡或感染引发炎症反应,可能出现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若存在消化道出血,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可能下降,但需结合粪便潜血试验等进一步检查确认。长期腹泻或呕吐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间接影响血常规中的相关指标。

部分功能性胃肠病如肠易激综合征或轻度胃炎,通常不会直接导致血常规异常。这类疾病更多表现为局部症状,如腹胀、腹痛,而血液成分无明显变化。但若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或自身免疫性胃炎,可能因慢性炎症反应出现血小板或白细胞计数轻度异常。

建议肠胃不适患者定期监测血常规,尤其伴随乏力、消瘦或反复腹痛时。日常需注意饮食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必要时遵医嘱完善胃肠镜或病原学检查以明确病因。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