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发烧后血压低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86次阅读

问题描述:
发烧后血压低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倪新海
倪新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主任医师

发烧后血压低可能与体液丢失过多、血管扩张、感染性休克、药物副作用、心脏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补液、调整用药、抗感染等方式治疗。

1、体液丢失过多

发热时出汗增多或饮水不足会导致体液大量流失,血容量减少引发低血压。患者可能出现口渴、尿量减少、皮肤弹性下降等症状。建议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液,避免脱水加重循环障碍。家长需注意儿童有无哭闹时无泪、囟门凹陷等脱水表现。

2、血管扩张

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会导致外周血管扩张,血液淤积在毛细血管中使有效循环血量下降。这种情况多伴随面色潮红、四肢温暖等表现。可通过物理降温减少血管过度扩张,必要时使用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等血管活性药物。

3、感染性休克

严重感染时细菌毒素可能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导致分布性休克。患者会出现意识模糊、脉搏细速、尿量骤减等症状。需紧急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联合乳酸钠林格氏液抢救,同时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

4、药物副作用

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片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导致血压下降,布洛芬混悬液则可能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影响肾血流。若用药后出现皮疹伴血压降低,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5、心脏功能异常

心肌炎等发热相关心脏疾病会降低心脏泵血功能,引发心源性低血压。患者常有心悸、胸闷、端坐呼吸等表现。需通过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营养心肌,严重者需使用盐酸多巴胺注射液维持血压。

发热期间应保持每天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选择淡盐水或椰子水补充电解质。卧床时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改变体位时动作缓慢。每日监测血压3次并记录,若收缩压持续低于90mmHg或出现晕厥需立即就医。恢复期可食用山药粥、红参茶等温补食材,避免突然暴露于寒冷环境。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40天宝宝喉咙有痰呼呼响怎么办

40天宝宝喉咙有痰呼呼响可通过保持环境湿润、调整喂养姿势、拍背排痰、遵医嘱雾化治疗、必要时就医等方式缓解。喉咙有痰通常由呼吸道感染、胃食管反流、先天性喉软骨发育不良、环境干燥、过敏等因素引起。

1、保持环境湿润

使用加湿器将室内湿度维持在50%-60%,或放置温水盆增加空气湿度。干燥空气会刺激婴儿呼吸道黏膜,导致分泌物黏稠难以排出。避免使用蒸汽喷雾直接对准婴儿面部,防止烫伤。可定时开窗通风,但需避免冷风直吹。

2、调整喂养姿势

喂奶时抬高宝宝上半身呈30-45度角,喂奶后竖抱拍嗝15-20分钟。胃食管反流可能导致奶液刺激咽喉部产生痰音。选择小孔奶嘴控制流速,少量多次喂养。母乳喂养时注意含接姿势,避免吸入过多空气。

3、拍背排痰

将宝宝竖抱或俯卧于家长大腿,手掌空心由下向上轻拍背部,每次2-3分钟,每日3-4次。拍背可帮助松动气道分泌物,但需避开脊柱和肾脏区域。操作时观察宝宝面色,出现不适立即停止。新生儿胸壁薄弱,力度需轻柔。

4、遵医嘱雾化治疗

若痰液黏稠难咳出,医生可能开具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或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等药物雾化。雾化治疗可直接作用于呼吸道稀释痰液,但必须严格按医嘱控制剂量。使用后需清洁面部并喂少量温水,观察有无过敏反应。

5、必要时就医

如伴随发热、呼吸急促、口唇青紫、拒奶等症状,需警惕新生儿肺炎、先天性喉喘鸣等疾病。医生可能进行血常规、胸片等检查,确诊后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等药物治疗。严重气道梗阻需住院进行氧疗或吸痰处理。

家长需每日记录宝宝呼吸频率、痰液性状及喂养情况。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物,衣物选择纯棉材质减少过敏可能。哺乳期母亲应饮食清淡,限制海鲜、坚果等易致敏食物。若痰音持续超过3天或加重,须前往儿科门诊评估,禁止自行使用止咳化痰药物。注意观察宝宝精神状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测量体温。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