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急诊科

距骨骨折手术后肿胀怎么办

| 1人回答 | 90次阅读

问题描述:
距骨骨折手术后肿胀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宏
李宏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距骨骨折手术后肿胀可通过抬高患肢、冷敷治疗、压力治疗、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缓解。距骨骨折术后肿胀通常由手术刺激、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反应、静脉回流受阻、过早负重活动等原因引起。

1、抬高患肢

术后将患肢抬高超过心脏水平,利用重力作用促进静脉回流。可使用软枕垫高足踝部,保持15-30度角度。持续抬高可减少毛细血管静水压,每日累计抬高时间建议达到18小时以上。注意避免腘窝受压,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2、冷敷治疗

术后72小时内采用冰袋冷敷肿胀部位,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低温可使血管收缩,减少组织渗出和炎性介质释放。冷敷时需用毛巾包裹冰袋,避免皮肤冻伤。急性期过后可改用冷热交替敷法改善血液循环。

3、压力治疗

使用弹性绷带或压力袜进行适度加压包扎,压力梯度应从远端向近端递减。压力维持在20-30mmHg可增加组织间隙静水压,减少淋巴液积聚。每日检查皮肤状况,出现麻木、疼痛加剧需调整压力。夜间可解除压力装置。

4、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地奥司明片改善微循环,七叶皂苷钠片减轻组织水肿,塞来昔布胶囊控制炎症反应。药物需配合物理治疗协同作用,使用期间观察有无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禁止自行调整剂量,糖尿病患者慎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5、康复训练

术后2周开始踝泵运动,每小时做15-20次足背屈跖屈活动。4周后增加非负重状态下踝关节活动度训练。6周起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渐进式负重练习。所有训练需保持无痛原则,肿胀加重时应立即停止并冰敷。

术后需保持伤口干燥清洁,每日观察肿胀程度和皮肤温度变化。饮食注意控制钠盐摄入,适当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睡眠时保持患肢抬高姿势,避免长时间下垂。如肿胀持续加重伴剧烈疼痛或发热,需及时复查排除感染或血栓形成。康复期间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功能锻炼,定期复查X线评估骨折对位情况。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骨折可以喝大豆骨头汤吗?

骨折患者一般可以喝大豆骨头汤,有助于补充蛋白质和钙质,但需注意适量并避免过量油脂摄入。

大豆骨头汤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和钙元素,对骨折愈合有积极作用。蛋白质是骨骼修复的重要原料,能促进成骨细胞增殖。钙质直接参与骨基质矿化过程,有助于加速骨折线愈合。汤中胶原蛋白成分还可能改善局部微循环,但需注意选择少油脂的烹饪方式,避免影响胃肠消化功能。骨折后2-4周是骨痂形成关键期,此时适量补充营养汤品效果较好。

部分患者饮用后可能出现胃肠不适或尿酸升高。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需控制嘌呤摄入量,痛风急性发作期应避免食用。骨折伴有肾功能不全时,过量蛋白质可能加重肾脏负担。汤中脂肪含量过高可能影响钙质吸收,建议撇去表面浮油后食用。术后早期胃肠功能未恢复时,应待排气后再逐步引入肉汤类食物。

骨折恢复期可每周饮用2-3次大豆骨头汤,每次200毫升为宜。建议搭配维生素D补充剂或晒太阳促进钙吸收,同时增加深绿色蔬菜摄入。康复期间应保持适度活动,避免长期卧床导致肌肉萎缩。若出现持续腹胀、关节肿痛等异常反应,应及时咨询临床营养师调整饮食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