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老年病科

为什么老年人长期卧床会引起坠积性肺炎

|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问题描述:
为什么老年人长期卧床会引起坠积性肺炎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彭玉平
彭玉平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主任医师
老年人长期卧床容易引发坠积性肺炎,主要是因为卧床导致呼吸道分泌物无法有效排出,细菌在肺部积聚并引发感染。预防和治疗的关键在于改善体位、促进排痰、加强护理和合理用药。
1、长期卧床导致呼吸道分泌物滞留。老年人因身体机能下降,咳嗽反射减弱,卧床时重力作用使分泌物积聚在肺部低垂部位,形成细菌滋生的温床。为改善这一情况,建议每隔2小时帮助老人翻身一次,采用侧卧位或半卧位,促进分泌物排出。
2、免疫功能下降增加感染风险。老年人免疫系统功能衰退,长期卧床进一步削弱身体抵抗力,更容易受到细菌和病毒的侵袭。可通过合理营养补充提高免疫力,如增加蛋白质摄入,补充维生素C和锌,适当饮用蜂蜜水或柠檬水。
3、口腔卫生不良加重感染。卧床老人往往口腔清洁不彻底,细菌容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部。护理时需特别注意口腔卫生,每天至少清洁口腔两次,使用软毛牙刷和漱口水,必要时进行专业口腔护理。
4、药物治疗需谨慎选择。针对坠积性肺炎,医生通常会根据病情开具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类或喹诺酮类药物。同时可使用祛痰药物如氨溴索或乙酰半胱氨酸,帮助稀释痰液,促进排出。严重时可能需要雾化吸入治疗。
5、物理治疗辅助康复。可通过拍背排痰、体位引流等物理治疗方法帮助老人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适当进行被动肢体活动,如关节屈伸、肌肉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并发症。
6、环境管理减少感染风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消毒,控制室温在20-24℃,湿度在40%-60%。避免接触感冒患者,护理人员需注意手部卫生,必要时佩戴口罩。
预防坠积性肺炎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包括定期改变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营养支持、维持良好卫生环境等。一旦出现发热、咳嗽加重、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通过科学护理和适当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老年人长期卧床引发的坠积性肺炎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急性脑卒中的急救护理

急性脑卒中可通过快速识别、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血压、避免误吸、及时就医等方式进行急救护理。急性脑卒中通常由脑出血、脑梗死等原因引起,可能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突发性头痛、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症状。 1、快速识别:急性脑卒中的早期识别至关重要,可通过FAST原则进行判断,即面部歪斜、手臂无力、言语不清、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快速识别有助于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2、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或呕吐,需立即将其头部偏向一侧,清理口腔异物,避免误吸。必要时可进行人工呼吸或使用氧气设备,确保氧气供应充足。 3、控制血压:急性脑卒中患者常伴有血压升高,需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对于高血压患者,可适当使用降压药物,如硝苯地平片10mg舌下含服,避免血压过高导致病情加重。 4、避免误吸:患者可能出现吞咽困难或呕吐,需避免喂食或饮水,防止误吸导致肺部感染。必要时可进行鼻饲或静脉营养支持,确保患者营养摄入。 5、及时就医:急性脑卒中是紧急医疗事件,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在等待救护车期间,可记录患者症状变化,为医生提供诊断依据。 急性脑卒中的急救护理需结合饮食、运动和日常护理进行综合管理。饮食方面,建议采用低盐低脂饮食,如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减少红肉和加工食品的摄入。运动方面,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康复训练,如步行、太极拳等,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日常护理中,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遵医嘱服用药物,避免情绪波动和过度劳累,预防脑卒中复发。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