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疤痕增生期颜色变化通常表现为早期淡红色、进展期暗红色、稳定期紫红色、消退期接近肤色。
1、早期淡红色:疤痕形成初期因新生毛细血管丰富呈现淡红色,触感略硬,可能伴有轻微瘙痒。
2、进展期暗红色:随着胶原过度沉积,局部血供增加导致颜色加深为暗红色,疤痕明显隆起于皮肤表面。
3、稳定期紫红色:增生期高峰时疤痕呈紫红色,质地坚硬,可能出现疼痛或紧绷感,毛细血管开始减少。
4、消退期接近肤色:进入消退阶段后色素逐渐代谢,颜色变浅呈褐色或接近正常肤色,疤痕逐渐软化平坦。
避免抓挠增生期疤痕,可遵医嘱使用硅酮制剂或压力疗法,紫外线强烈时需做好防晒。
艾滋病潜伏期过后可能出现持续发热、体重下降、慢性腹泻、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症状发展通常按早期表现→进展期→终末期排列。
1、早期表现:潜伏期结束后初期可能出现持续低热、夜间盗汗、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伴有口腔白斑或皮疹。
2、免疫下降:随着CD4细胞计数降低,可能出现反复口腔溃疡、带状疱疹、真菌感染等机会性感染表现。
3、消耗症状:进入进展期后常见明显体重减轻超过10%,伴随长期腹泻超过1个月,营养吸收严重受阻。
4、终末期表现:CD4细胞低于200时可能出现卡波西肉瘤、肺孢子菌肺炎、结核病等严重机会性感染或肿瘤。
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进行HIV抗体检测,确诊后需立即启动抗病毒治疗并定期监测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