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24次阅读
餐后血糖的计时通常从进食第一口饭开始计算,测量时间点主要包括餐后1小时、2小时两个关键时段,实际监测方案需结合个体血糖波动特点、用药类型及医生建议综合制定。
1、计时标准临床指南明确以第一口进食作为计时起点,因食物消化吸收从口腔咀嚼即开始影响血糖。
2、监测意义餐后1小时反映血糖峰值水平,餐后2小时评估胰岛素分泌能力,两者结合可判断糖代谢状态。
3、影响因素混合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比例、进食速度、胃肠功能状态等均会影响血糖上升速度和监测结果。
4、特殊调整胃轻瘫患者需延迟监测时间,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能需增加餐后1.5小时监测点。
建议使用动态血糖仪或规范采血时间记录数据,就诊时携带完整血糖日志供医生分析。
甲状旁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血钙平衡,通过促进骨钙释放、增加肾脏钙重吸收、激活维生素D增强肠道钙吸收三种机制维持血钙浓度稳定。
1、调节血钙甲状旁腺激素通过刺激破骨细胞活性促进骨钙释放入血,当血钙降低时快速启动该机制。
2、肾脏作用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减少尿钙排泄,同时抑制磷重吸收,形成高钙低磷的血液环境。
3、激活维生素D通过促进肾脏将25-羟维生素D转化为活性形式1,25-二羟维生素D,增强肠道对钙的吸收效率。
4、反馈调节血钙升高时自动抑制激素分泌,形成负反馈调节环路,避免高钙血症发生。
日常需保持适量钙和维生素D摄入,定期监测血钙水平,出现骨痛或泌尿系统结石症状时应及时检查甲状旁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