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8次阅读
感冒症状按病程发展可分为早期鼻塞流涕、进展期咽喉肿痛、恢复期咳嗽咳痰三个阶段,部分患者可能伴随低热或乏力等全身症状。
1、早期表现发病1-2天以鼻黏膜充血为主,表现为清水样鼻涕、频繁打喷嚏、鼻痒鼻塞,部分患者出现眼睛发红流泪。
2、进展期症状病程3-5天病毒向下蔓延,出现咽干咽痛、声音嘶哑、扁桃体充血,可能伴随肌肉酸痛、头痛等全身反应。
3、终末期反应5-7天后炎症逐渐消退,转为黏稠黄涕、干咳或有痰,呼吸道黏膜修复过程中可能出现短暂性咽喉异物感。
病程中保持每日饮水超过1500毫升,适当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柑橘类水果,症状持续超过10天或出现高热需及时就医。
宝宝高烧反反复复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反应、中暑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退烧、补充水分、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
1、病毒感染:常见于流感、幼儿急疹等,表现为反复高热伴咳嗽流涕。治疗以抗病毒药物为主,如奥司他韦、利巴韦林、阿昔洛韦,同时需物理降温。
2、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感染可能导致体温波动,需使用抗生素治疗。家长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洛、阿奇霉素等药物,并监测体温变化。
3、免疫反应: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短期发热,建议家长保持宝宝衣物宽松,用温水擦拭腋窝等部位,无须特殊用药。
4、中暑:高温环境下易出现持续高热,需立即移至阴凉处,脱去过多衣物,用凉毛巾冷敷额头颈部,严重时需就医。
家长需每4小时测量体温,记录发热规律,若持续3天未退烧或出现嗜睡抽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