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6次阅读
输液一般不会引起肺栓塞,但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因操作不当或患者存在高危因素导致。肺栓塞通常由血栓脱落阻塞肺动脉引起,与输液无直接关联,但长期卧床输液可能增加静脉血栓形成风险。
常规输液治疗中,药物通过静脉进入血液循环,不会直接导致肺栓塞。输液使用的液体成分如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等均经过严格灭菌处理,不会形成血栓。医护人员操作时也会避免空气进入血管,进一步降低风险。多数患者输液后仅可能出现局部肿胀、疼痛或轻微发热等反应,这些症状与肺栓塞无关且可自行缓解。
若患者本身存在深静脉血栓、凝血功能异常或恶性肿瘤等基础疾病,输液过程中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可能促使下肢静脉血流淤滞。这种情况下,已有血栓脱落并随血流到达肺动脉的罕见案例。此外,输液导管留置时间过长或护理不当可能引发导管相关性血栓,但发生率极低。出现突发呼吸困难、胸痛或咯血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排查。
为预防输液相关并发症,患者应定期活动肢体促进血液循环,避免穿刺部位过度受压。医护人员需规范操作并评估患者血栓风险,对高危人群可考虑使用弹力袜或抗凝药物。若输液后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告知医务人员并完善相关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