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6次阅读
流行性感冒的隔离期一般为7天,实际时间受到病情严重程度、患者免疫力、是否出现并发症、是否及时治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病情程度:轻症患者发热消退后24小时可解除隔离,重症患者需延长至症状完全消失。
2、免疫状态:免疫功能低下者需延长隔离期至10天,避免病毒持续复制传播。
3、并发症:合并肺炎等并发症时,隔离期需持续至胸部影像学显示炎症吸收。
4、治疗时机:发病48小时内使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可缩短隔离期至5天。
隔离期间应单独居住通风房间,佩戴口罩,使用含氯消毒剂清洁环境,家庭成员需监测体温变化。
病毒性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药物退热、就医治疗等方式缓解。病毒性发烧通常由病毒感染、免疫力低下、环境因素、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或使用退热贴帮助降低体温。避免使用酒精擦拭,防止皮肤刺激。
2、补充水分:多喝温水或淡盐水,防止脱水。适当饮用果汁补充维生素,避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
3、药物退热:体温超过38.5℃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等退热药物。不可自行调整用药剂量。
4、就医治疗:持续高热超过3天或出现惊厥、意识模糊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根据病情开具抗病毒药物或进行输液治疗。
患病期间保持充足休息,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剧烈运动。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儿童及老年人需特别注意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