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胫腓骨骨折后后脚跟痛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71次阅读

问题描述:
胫腓骨骨折后后脚跟痛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徐海林
徐海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胫腓骨骨折后后脚跟痛可能与局部软组织损伤、跟腱炎、创伤性关节炎、神经压迫或骨折愈合不良等因素有关。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镇痛、手术松解或康复训练等方式缓解。

1、局部软组织损伤

骨折时伴随的肌肉韧带拉伤或血肿压迫可能导致足跟疼痛。常见表现为负重时刺痛感,局部可见淤青肿胀。早期需冰敷并抬高患肢,后期可遵医嘱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或活血止痛胶囊促进恢复。避免过早下地行走加重损伤。

2、跟腱炎

长期制动导致跟腱挛缩或康复期过度牵拉可能引发炎症。典型症状为晨起足跟僵硬,活动后减轻但久行加重。建议使用超声波治疗配合跟腱拉伸,药物可选择洛索洛芬钠片、塞来昔布胶囊或外用酮洛芬凝胶。穿带坡跟鞋缓解张力。

3、创伤性关节炎

骨折累及距下关节时易引发关节面磨损,表现为深部钝痛伴活动弹响。需通过X线或CT确认关节损伤程度。急性期可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或依托考昔片。严重者需关节融合术。

4、神经压迫

骨折移位或瘢痕增生可能压迫胫神经跟骨支,出现灼烧样疼痛伴足底麻木。神经电生理检查可确诊。轻症用甲钴胺片和维生素B1片营养神经,重症需手术探查松解。夜间穿戴足踝支具避免神经牵拉。

5、骨折愈合不良

延迟愈合或畸形愈合可能导致足跟应力异常。表现为持续性隐痛且负重时加剧。骨扫描可评估愈合状态。需调整固定方式,配合脉冲电磁场治疗,口服接骨七厘片或碳酸钙D3片促进骨痂形成。必要时行截骨矫形术。

康复期应循序渐进增加负重训练,每日用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睡眠时保持踝关节中立位。饮食注意补充乳制品、深海鱼等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若疼痛持续超过2个月或出现夜间静息痛,需及时复查排除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等并发症。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骶管囊肿能跑步运动吗

骶管囊肿患者可通过适量跑步运动改善症状,但需注意运动强度和方式。骶管囊肿通常由先天性发育异常、外伤、炎症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腰骶部疼痛、下肢麻木等症状。 1、运动选择:骶管囊肿患者可选择低强度跑步,避免剧烈运动。跑步时注意控制速度和距离,建议采用慢跑或快走方式,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负重运动。 2、姿势调整:跑步时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弯腰驼背。建议穿合适的运动鞋,选择平坦的跑步路线,减少对腰骶部的冲击。运动后可进行腰部拉伸,缓解肌肉紧张。 3、疼痛管理:跑步过程中如出现腰骶部疼痛或下肢麻木,应立即停止运动并休息。可局部热敷或按摩,促进血液循环。若疼痛持续,建议咨询必要时调整运动计划。 4、体重控制:跑步有助于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担。建议结合健康饮食,减少高热量食物摄入,保持合理体重,避免因肥胖加重囊肿症状。 5、定期复查:跑步运动期间需定期复查,监测囊肿变化。若囊肿增大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建议是否继续跑步或选择其他运动方式。 骶管囊肿患者跑步运动需结合个人情况,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鱼类、鸡蛋、新鲜蔬菜水果等,促进组织修复。运动前后注意热身和放松,避免过度疲劳。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久坐久站,适当进行腰部锻炼,增强核心肌群力量,有助于缓解症状。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