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8次阅读
肋骨挫伤和肋骨骨折的主要区别在于骨组织损伤程度,前者为软组织损伤伴骨膜炎症,后者存在骨皮质连续性中断。
1、损伤机制:肋骨挫伤多由钝性外力导致,骨折常需较大暴力或骨质疏松等病理基础。
2、影像学表现:挫伤X线检查无异常,骨折可见明确骨折线;CT三维重建对隐匿性骨折诊断更具优势。
3、临床症状:挫伤表现为局部压痛伴呼吸受限,骨折可出现骨擦感、反常呼吸等特征性表现。
4、愈合过程:挫伤2-3周可恢复,骨折需4-6周骨痂形成,多发性骨折可能合并血气胸等并发症。
建议伤后48小时内冰敷处理,使用胸带固定时需注意避免限制呼吸,咳嗽时可用枕头按压患处减轻疼痛。
胫骨远端骨折后遗症主要包括创伤性关节炎、踝关节僵硬、慢性疼痛、下肢力线异常等。后遗症的发生概率与骨折严重程度、治疗方式及康复情况密切相关。
1. 创伤性关节炎骨折累及关节面可能导致软骨损伤,表现为活动时关节疼痛、肿胀。可通过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缓解症状,严重者需行踝关节融合术。
2. 踝关节僵硬长期固定或康复训练不足易导致关节囊挛缩,表现为背伸跖屈受限。早期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渐进式关节活动度训练,必要时行关节松解术。
3. 慢性疼痛骨折愈合不良或神经损伤可能引发持续性隐痛,疼痛科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加巴喷丁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配合物理治疗。
4. 下肢力线异常畸形愈合会导致步态异常,儿童可能出现生长板损伤致肢体不等长。轻度畸形可通过矫形鞋垫改善,严重者需截骨矫形手术。
骨折愈合后应定期复查X线,避免剧烈运动,加强踝周肌群力量训练,体重超标者需控制体重以减轻关节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