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5次阅读
手腕骨折后需要注意固定制动、疼痛管理、康复训练、并发症预防等事项。骨折处理需结合损伤程度采取阶梯式干预,从急性期固定到后期功能恢复需系统管理。
1、固定制动使用石膏或支具保持腕关节中立位,避免骨折端移位。桡骨远端骨折需维持掌屈尺偏位固定,固定时间通常为4-6周,期间定期复查X线评估对位情况。
2、疼痛管理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氨酚羟考酮片。冰敷每次15-20分钟,每日重复进行3-4次有助于消肿镇痛。
3、康复训练拆除固定后逐步进行腕关节屈伸、旋转训练,初期使用握力球改善肌力,后期通过弹力带抗阻训练恢复关节活动度。训练强度以不引起明显疼痛为度。
4、并发症预防观察手指末梢血运防止骨筋膜室综合征,定期活动手指关节避免僵硬。骨质疏松患者需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预防二次骨折发生。
恢复期适当增加奶制品、深绿色蔬菜等富含钙质食物摄入,避免患肢提重物或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评估骨折愈合进度。
腰椎凸出坐骨神经痛可通过卧床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通常由腰椎间盘突出、脊柱退行性变、外伤、长期不良姿势等因素引起。
1、卧床休息急性期需严格卧床2-3天,选择硬板床,避免腰部受力。可尝试仰卧位时膝关节下垫软枕,减轻神经压迫。
2、物理治疗热敷或超短波治疗有助于缓解肌肉痉挛,牵引治疗可减轻椎间盘压力。需在康复科医师指导下进行,每周3-5次。
3、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可缓解疼痛,神经营养药物甲钴胺有助于神经修复,严重者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4、手术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马尾综合征时,需考虑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或腰椎融合术。手术适应证需由脊柱外科医生评估。
日常应避免久坐久站,加强腰背肌锻炼,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荷。发作期间可佩戴腰围提供支撑,但不宜长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