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1次阅读
小儿哮喘的治疗需注意避免过敏原接触、规范用药、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就医干预。治疗措施包括环境控制、药物控制、症状监测、应急处理。
1、避免过敏原家长需保持室内清洁,定期除螨除尘,避免宠物毛发、花粉等常见过敏原。患儿卧室建议使用防螨寝具,避免摆放毛绒玩具。
2、规范用药遵医嘱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控制气道炎症,配合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缓解急性发作。家长应掌握正确吸入装置使用方法。
3、监测病情家长需记录患儿发作频率、夜间症状及峰值呼气流速值。出现呼吸频率增快、三凹征或口唇发绀等表现时,提示病情加重。
4、应急处理急性发作时立即使用缓解药物,保持坐位休息。若症状未缓解或出现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严重发作可能需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
日常注意保暖防感冒,饮食避免冰冷食物及已知过敏食物,适当进行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肺功能。定期复诊评估控制水平。
小孩体温37.3摄氏度不算发烧,属于正常体温波动范围。体温受环境温度、活动量、测量时间、测量方式等因素影响。
1、环境温度:周围环境过热或穿衣过多可能导致体温轻微升高,建议家长保持室内通风,适当减少衣物。
2、活动量:剧烈玩耍或哭闹后可能出现暂时性体温上升,家长需让孩子安静休息半小时后复测体温。
3、测量时间:下午体温通常比早晨高0.5摄氏度左右,建议家长选择固定时间测量以获取准确数据。
4、测量方式:腋温测量可能比肛温低0.5摄氏度,建议家长使用同一测量方式持续观察体温变化。
建议家长定时监测孩子体温,若持续超过37.5摄氏度或伴随精神萎靡、食欲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