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4次阅读
痛风可能由遗传因素、高嘌呤饮食、酒精摄入过量、肾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限制饮酒、药物治疗、控制基础疾病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约30%痛风患者存在家族史,与尿酸代谢相关基因突变有关。建议有家族史者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可遵医嘱使用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等降尿酸药物。
2、高嘌呤饮食长期摄入海鲜、动物内脏、浓肉汤等高嘌呤食物会导致尿酸生成增加。需减少红肉摄入,增加低脂乳制品和蔬菜水果,急性期可配合秋水仙碱、依托考昔、洛索洛芬镇痛。
3、酒精影响啤酒和烈酒会抑制尿酸排泄,尤其与高嘌呤食物同食时风险倍增。戒酒是重要干预手段,合并酒精性肝病时需加用水飞蓟宾等保肝药物。
4、肾功能异常慢性肾病或药物导致尿酸排泄障碍,表现为血肌酐升高伴高尿酸血症。需治疗原发病,避免使用利尿剂,肾功能不全者慎用非甾体抗炎药。
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有助于尿酸排泄,肥胖者需逐步减重,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关节损伤。
痛风烤电不能缓解症状。痛风急性发作期需通过药物镇痛、调整饮食、减少关节活动等方式控制症状,烤电可能加重局部炎症反应。
1、加重炎症烤电产生的热效应会加速患处血液循环,导致尿酸盐结晶进一步刺激关节滑膜,使红肿热痛症状加剧。
2、延误治疗痛风发作时需及时使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依赖烤电可能错过最佳用药时间。
3、损伤皮肤痛风石破溃或皮肤敏感时,烤电可能造成低温烫伤,合并感染风险增高。
4、干扰判断烤电的温热感可能掩盖病情进展,影响对血尿酸水平和关节损伤程度的评估。
发作期应保持患肢抬高制动,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避免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症状持续需风湿免疫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