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染科 > 传染科

血吸虫病要检查什么

| 1人回答 | 87次阅读

问题描述:
血吸虫病要检查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陆海英
陆海英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主任医师

血吸虫病需进行病原学检查、免疫学检查、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查及肝功能检查等。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引起的寄生虫病,早期诊断对预防肝纤维化等并发症至关重要。

1、病原学检查

通过粪便涂片或沉淀法查找血吸虫卵是确诊依据,适用于急性期患者。慢性期可采用直肠黏膜活检,直接观察虫卵沉积。该方法特异性高但灵敏度受病程影响,需重复进行以提高检出率。

2、免疫学检查

检测血清中血吸虫特异性抗体或循环抗原,常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适用于早期感染和低度感染人群,能弥补病原学检查的不足。免疫学阳性需结合流行病学史判断,不能单独作为治疗依据。

3、影像学检查

超声可评估门静脉高压和肝纤维化程度,表现为门静脉增宽、肝实质回声增粗。CT或MRI能清晰显示肝脾肿大、侧支循环形成等晚期病变,对制定治疗方案具有指导价值。

4、血液检查

血常规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急性期白细胞总数升高。贫血常见于慢性患者,与消化道失血和脾功能亢进有关。血小板减少提示可能存在脾功能亢进或肝硬化。

5、肝功能检查

血清转氨酶轻度升高,白蛋白降低和球蛋白升高反映肝合成功能受损。胆红素升高多见于晚期合并胆道梗阻者。肝功能异常程度与虫卵沉积导致的肝组织损伤相关。

确诊血吸虫病患者应避免接触疫水,食用彻底煮熟的淡水产品。治疗期间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定期复查肝功能及影像学,出现腹水、呕血等表现需立即就医。疫区居民每年应接受筛查,接触疫水后6-8周是病原学检查的最佳时机。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婴儿风疹症状及处理方法

婴儿风疹可通过隔离护理、退热治疗、皮肤护理等方式缓解。婴儿风疹通常由风疹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皮疹、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1、隔离护理:风疹具有传染性,婴儿确诊后需隔离至皮疹消退后5天。隔离期间避免与他人接触,特别是孕妇,防止病毒传播。房间保持通风,定期消毒,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2、退热治疗:婴儿风疹常伴随发热,体温超过38.5℃时可使用退热药物。布洛芬混悬液5-10mg/kg,每6-8小时一次或对乙酰氨基酚滴剂10-15mg/kg,每4-6小时一次可帮助降温。同时,多饮水,避免脱水。 3、皮肤护理:皮疹是风疹的主要症状,可能伴有轻微瘙痒。使用温水清洁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或护肤品。可涂抹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保持皮肤干燥,防止抓挠导致感染。 4、饮食调理:婴儿患病期间食欲可能下降,需提供易消化的食物。母乳喂养的婴儿继续母乳喂养,配方奶喂养的婴儿可适当稀释奶粉。已添加辅食的婴儿可给予米粥、蔬菜泥等清淡食物,避免油腻或刺激性食物。 5、监测病情:风疹通常为自限性疾病,但需密切观察婴儿病情变化。如出现高热不退、呼吸困难、嗜睡等症状,需及时就医。部分婴儿可能出现并发症,如脑炎或血小板减少症,需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婴儿风疹护理期间,需注意饮食清淡,适当增加水分摄入,避免刺激性食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避免过度包裹导致体温升高。密切观察婴儿精神状态及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