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乳糖不耐受呕吐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乳糖酶、使用止吐药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就医治疗等方式缓解。乳糖不耐受通常由遗传因素、肠道菌群失衡、继发性乳糖酶缺乏、急性胃肠炎、慢性肠病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暂停摄入含乳糖的乳制品,如牛奶、冰淇淋等,改用无乳糖配方奶或植物奶替代。选择发酵乳制品时优选酸奶,其乳糖含量较低。日常可增加豆浆、米糊等低敏食物摄入,避免空腹饮用乳制品加重胃肠刺激。
2、补充乳糖酶
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乳糖酶胶囊或乳糖酶片,帮助分解食物中的乳糖。乳糖酶口服溶液适用于婴幼儿,需在喂奶前15分钟服用。注意乳糖酶制剂不能完全消除症状时,仍需配合饮食控制。
3、使用止吐药物
呕吐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片、盐酸昂丹司琼片等止吐药物。蒙脱石散能保护胃肠黏膜,缓解呕吐伴随的腹泻症状。用药期间需观察是否伴随脱水表现,如尿量减少、口唇干燥等。
4、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频繁呕吐可能导致低钾血症,可口服补液盐Ⅲ预防脱水。儿童出现精神萎靡、眼窝凹陷时需静脉补液治疗。成人可饮用淡盐水或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少量多次补充水分。
5、就医治疗
若呕吐物带血、持续24小时未缓解或伴随高热,需排查轮状病毒感染、克罗恩病等继发病因。胃肠镜检查可明确是否存在乳糖不耐受相关的肠黏膜损伤。长期症状者需进行氢呼气试验确诊。
乳糖不耐受患者日常应建立饮食日记,记录呕吐与食物种类的关系。烹饪时用椰浆、杏仁奶替代牛奶,选择钙强化食品预防骨质疏松。外出就餐需主动询问菜品成分,随身携带乳糖酶制剂备用。婴幼儿呕吐后应保持侧卧位防呛咳,家长需观察其精神状态与尿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