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如何识别心搏骤停的主要方法

|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问题描述:
如何识别心搏骤停的主要方法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倪新海
倪新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主任医师

识别心搏骤停的主要方法包括观察意识丧失、呼吸异常或无呼吸、大动脉搏动消失等表现。心搏骤停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需要立即采取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1、意识丧失

心搏骤停患者会突然出现意识丧失,表现为对周围环境无反应,无法被唤醒或进行正常交流。可通过轻拍患者双肩并大声呼唤来判断,若患者无任何反应,可能存在心搏骤停。此时应立即检查其他生命体征,并准备进行急救。

2、呼吸异常

心搏骤停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停止或仅有濒死叹息样呼吸。观察患者胸腹部是否有起伏运动,若10秒内未观察到正常呼吸动作,或呼吸频率极慢且不规则,需高度怀疑心搏骤停。异常呼吸常表现为点头样呼吸或长间隔的喘息。

3、大动脉搏动消失

检查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是判断心搏骤停的重要方法。将食指和中指置于患者喉结旁开两横指处,用力适中按压5-10秒。若无明显搏动感,同时伴有意识丧失和呼吸异常,可基本确认心搏骤停。非专业人员可省略此步骤,直接开始心肺复苏。

4、面色改变

心搏骤停患者常在短时间内出现面色苍白或发绀。由于心脏泵血功能停止,面部血液循环中断,导致皮肤颜色迅速改变。嘴唇、指甲床等部位可能出现明显青紫色,这是严重缺氧的表现。

5、瞳孔变化

心搏骤停后,患者瞳孔可能散大且对光反射消失。用光源照射眼睛时,瞳孔不会出现正常的收缩反应。这一体征多在心搏骤停发生后数分钟内出现,但需注意某些药物或眼部疾病也可能导致类似表现。

发现疑似心搏骤停患者时,应立即呼叫急救电话并开始心肺复苏。施救者应确保环境安全,将患者置于坚硬平面上,按照30次胸外按压配合2次人工呼吸的比例持续施救,直至专业急救人员到达或患者恢复自主循环。日常生活中应学习基本急救技能,定期参加心肺复苏培训,掌握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方法,这些措施可显著提高心搏骤停患者的生存概率。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络活喜与施慧达哪个比较好

络活喜与施慧达均为钙离子通道拮抗剂,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绞痛。络活喜的通用名为氨氯地平,施慧达的通用名为左旋氨氯地平。两者在作用机制上相似,但存在一些差异。 1、作用机制:络活喜和施慧达均通过阻断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施慧达是左旋氨氯地平,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和更长的半衰期,理论上副作用更少。 2、适应症:两者均适用于高血压和心绞痛的治疗。络活喜还可用于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和血管痉挛性心绞痛,而施慧达在临床应用中更常用于高血压患者。 3、副作用:络活喜可能引起水肿、头痛、面部潮红等副作用。施慧达由于是左旋体,副作用相对较少,但仍可能出现轻度头痛、头晕等不适。 4、药物剂量:络活喜的常用剂量为5mg/天,最大剂量为10mg/天。施慧达的常用剂量为2.5mg/天,最大剂量为5mg/天。剂量调整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由医生决定。 5、用药注意事项:两者均需长期服用,不可随意停药。服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率,避免与其他降压药物同时使用,以免导致血压过低。 在饮食方面,建议患者采用低盐、低脂的饮食结构,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减少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运动方面,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助于控制血压和改善心血管健康。护理方面,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记录血压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同时,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血压的稳定。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