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6次阅读
感冒后咳嗽可能由病毒刺激、气道高反应性、鼻后滴漏综合征、继发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病毒治疗、镇咳药物、抗过敏治疗、抗生素等方式缓解。
1. 病毒刺激感冒病毒直接损伤呼吸道黏膜,导致炎症反应和咳嗽反射敏感。可选用右美沙芬糖浆、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溶液等镇咳药物,配合布洛芬缓解炎症反应。
2. 气道高反应病毒感染后气道敏感性增高,轻微刺激即可引发咳嗽。孟鲁司特钠片可降低气道反应性,配合氯雷他定片减轻过敏反应。
3. 鼻后滴漏鼻腔分泌物倒流刺激咽喉引发咳嗽,常见于鼻窦炎患者。生理盐水鼻腔冲洗联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可改善症状。
4. 细菌感染感冒后继发细菌性支气管炎或肺炎,表现为咳黄痰、发热。需进行痰培养后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或阿奇霉素片治疗。
感冒期间保持空气湿润,避免辛辣刺激饮食,若咳嗽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胸痛、咯血需及时就医排查肺炎等并发症。
慢性支气管炎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支气管扩张。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期炎症导致气道狭窄和肺组织破坏,表现为持续性气流受限,可通过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控制。
2、肺源性心脏病肺部病变引起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室肥大,常伴随下肢水肿和颈静脉怒张,需氧疗和利尿剂治疗。
3、呼吸衰竭严重通气功能障碍引发低氧血症,可能出现意识模糊和紫绀,需要机械通气和呼吸兴奋剂干预。
4、支气管扩张反复感染造成支气管壁结构破坏,典型症状为大量脓痰和咯血,需抗生素和体位引流治疗。
建议患者戒烟并接种流感疫苗,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出现气促加重或发热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