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心胸外科

为什么说心脏搭桥尽量不做

| 1人回答 | 44次阅读

问题描述:
为什么说心脏搭桥尽量不做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魏以桢
魏以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副主任医师

心脏搭桥手术通常不作为首选治疗方案,仅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且药物或支架治疗无效时考虑。心脏搭桥的处理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生活方式调整、心脏康复训练、手术治疗。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冠心病的基础干预手段,适用于轻中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抗血小板和调脂药物。这类药物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缓解心绞痛症状。药物治疗需要长期坚持,同时配合定期心血管评估。

2、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对于局限性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术创伤更小且恢复更快。该手术通过导管将金属支架置入狭窄部位,立即改善心肌供血。术后需持续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预防支架内血栓。相比搭桥手术,支架术更适合单支或双支血管病变,且能保留自身血管解剖结构。

3、生活方式调整

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可显著降低手术需求。包括严格戒烟、限制钠盐摄入、保持体重指数在正常范围、每周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地中海饮食模式有助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每日30分钟快走能提升心肌耐缺氧能力。这些措施对早期冠心病患者效果尤为明显。

4、心脏康复训练

系统化康复计划能增强心肌侧支循环建立。在专业监护下进行分级运动训练,配合呼吸技巧指导和心理疏导,可使部分患者避免手术。康复训练需持续3-6个月,能提高运动耐量并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这种非侵入性干预特别适合高龄或合并多种慢性病患者。

5、手术治疗

当多支血管弥漫性病变或左主干严重狭窄时,搭桥手术成为必要选择。手术需开胸建立旁路血管,创伤较大且需要体外循环支持。术后可能出现胸骨愈合不良、认知功能障碍等并发症。虽然远期血管通畅率优于支架,但恢复期长达2-3个月,对患者身体机能要求较高。

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对心脏健康至关重要。每日保证7-8小时优质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剧烈波动。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每年进行心脏功能评估。饮食上增加深海鱼类和坚果摄入,限制反式脂肪酸和精制糖。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时及时就医复查,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肺栓塞为什么会产生胸腔积液

肺栓塞产生胸腔积液主要与肺动脉高压、炎症反应、血管通透性增加等因素有关。肺栓塞可能导致肺组织缺血缺氧,引发局部炎症反应,促使血管内液体渗出至胸腔;同时肺动脉压力升高可阻碍淋巴回流,进一步加重积液形成。

1、肺动脉高压

肺栓塞时血栓阻塞肺动脉分支,导致肺动脉压力急剧升高。增高的压力传递至肺毛细血管床,使血管内液体滤出增加。此时可能伴随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需通过抗凝治疗如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华法林钠片等药物缓解血栓负荷,必要时行导管取栓术。

2、炎症介质释放

栓塞部位肺组织缺血缺氧后,会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等炎症介质。这些物质增加血管通透性,导致血浆蛋白和液体渗入胸腔。患者可能出现发热、C反应蛋白升高等表现,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尿激酶溶解血栓,或布洛芬缓释胶囊控制炎症反应。

3、淋巴回流受阻

肺动脉高压及胸腔内压力变化会压迫淋巴管,影响胸腔液体回流。长期积液可能导致胸膜增厚,表现为持续性胸闷。治疗需结合胸腔穿刺引流,并配合注射用重组链激酶改善微循环,同时限制钠盐摄入减少液体潴留。

4、右心功能不全

严重肺栓塞可导致急性右心衰竭,中心静脉压升高使体循环淤血,液体从胸膜毛细血管漏出增多。此时可能出现颈静脉怒张、下肢水肿等体征,需使用呋塞米片利尿减轻负荷,或硝酸甘油注射液扩张血管改善心功能。

5、胸膜反应性增生

反复胸腔积液刺激胸膜间皮细胞增生,形成恶性循环。部分患者会发展为胸膜粘连,影像学可见胸膜增厚。除抗凝治疗外,可胸腔注射注射用盐酸博来霉素减少渗出,严重者需行胸膜固定术。

肺栓塞患者出现胸腔积液时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加重缺氧。饮食需低盐低脂,每日液体摄入控制在1500毫升以内。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若出现咯血、意识改变等需立即就医。恢复期可进行呼吸训练改善肺功能,但所有药物使用必须严格遵循医嘱,禁止自行调整抗凝剂剂量。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