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5次阅读
眼睛霰粒肿可通过热敷、药物治疗、手术切开引流、中医调理等方式消除。霰粒肿通常由睑板腺堵塞、细菌感染、油脂分泌异常、用眼卫生不良等原因引起。
1、热敷每日用40℃左右温热毛巾敷眼10分钟,帮助软化腺体分泌物并促进排出。适用于早期无明显感染的霰粒肿,可配合睑缘清洁。
2、药物治疗合并感染时需使用抗生素眼膏如红霉素眼膏、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或口服多西环素片。顽固性霰粒肿可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如曲安奈德。
3、手术切开直径超过5毫米或持续3个月未消退的霰粒肿需手术刮除,采用睑结膜面垂直切口避免瘢痕。术后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眼药水。
4、中医调理与脾胃湿热有关者可服用二陈汤加减,外敷蒲公英捣汁。反复发作患者需配合耳尖放血、耳穴贴压等疗法调节体质。
治疗期间避免揉眼及化眼妆,多食用薏苡仁、冬瓜等利湿食物,保持睑缘清洁可预防复发。若肿块突然增大红肿需及时排除睑板腺癌。
眼疼可能由视疲劳、干眼症、结膜炎、青光眼等原因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1、视疲劳长时间用眼导致睫状肌痉挛,表现为酸胀感和间歇性疼痛。建议每小时闭眼休息或远眺,可使用人工泪液缓解症状。
2、干眼症泪液分泌不足或蒸发过快导致角膜刺激,常伴异物感。热敷眼睑、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有助于改善,严重时需进行泪小点栓塞术。
3、结膜炎细菌或病毒感染引发结膜充血,伴随分泌物增多。细菌性可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病毒性需更昔洛韦凝胶,过敏性需配合色甘酸钠。
4、青光眼眼压升高压迫视神经,出现剧烈胀痛伴头痛呕吐。急性发作需立即降眼压治疗,常用噻吗洛尔滴眼液,必要时进行小梁切除术。
日常注意用眼卫生,避免揉眼,佩戴防蓝光眼镜可减少视疲劳,出现持续疼痛或视力下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