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下颌下间隙感染症状

| 1人回答 | 62次阅读

问题描述:
下颌下间隙感染症状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徐建威
徐建威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下颌下间隙感染的症状主要包括局部红肿热痛、吞咽困难、张口受限以及发热等。下颌下间隙感染通常由口腔感染扩散、淋巴结炎、外伤或手术并发症等原因引起。

1、局部红肿热痛:

下颌下间隙感染早期表现为局部皮肤发红、肿胀、触痛明显,可能伴随皮温升高。感染区域通常界限不清,按压时有明显疼痛感。

2、吞咽困难:

随着感染进展,由于局部肿胀压迫咽喉部,患者可能出现吞咽疼痛和吞咽困难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流涎现象。

3、张口受限:

感染波及咀嚼肌群时会导致张口困难,严重者可能仅能张开1-2厘米。这是感染向深部扩散的重要表现。

4、发热:

多数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可达38-39℃。伴有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提示感染较重。

出现下颌下间隙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口腔清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为什么做了PET还要做增强CT

PET与增强CT联合使用主要由于两者成像原理互补、病灶定位需求、分期准确性提升、治疗后评估需要等因素决定。

1、成像互补

PET显示代谢活性而增强CT提供解剖细节,联合可同时观察病灶功能与结构,对肿瘤良恶性鉴别有重要意义。

2、精确定位

PET的空间分辨率有限,增强CT能精确定位代谢异常区域,尤其对小于1厘米病灶或复杂解剖部位更关键。

3、分期优化

增强CT可评估血管侵犯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结合PET的全身扫描,使肿瘤分期准确率显著提高。

4、疗效监测

治疗后瘢痕组织在PET上可能呈假阳性,增强CT能区分存活肿瘤与纤维化,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具体检查方案需由放射科医师根据病情制定,检查前应告知过敏史并做好碘对比剂预处理准备。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