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小儿急性喉炎可能发展为肺炎或哮喘,但概率较低。主要影响因素有病原体扩散、气道高反应性、治疗不及时、免疫功能低下。
1、病原体扩散细菌或病毒向下蔓延可能引发肺炎,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阿奇霉素等抗生素治疗,伴有发热咳嗽症状时需加强气道护理。
2、气道高反应喉部炎症刺激可能导致支气管痉挛,建议家长使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配合孟鲁司特钠预防哮喘发作,出现喘息症状应及时复诊。
3、治疗延误未及时控制喉头水肿可能加重呼吸道阻塞,家长需遵医嘱使用泼尼松龙等糖皮质激素,警惕犬吠样咳嗽和呼吸困难等危重表现。
4、免疫缺陷基础免疫功能低下患儿易继发肺部感染,可酌情使用匹多莫德等免疫调节剂,反复喘息发作需排查过敏原。
建议家长保持室内湿度,避免冷空气刺激,出现呼吸频率增快或三凹征应立即急诊处理,恢复期定期监测肺功能。
新生儿吐泡泡可能由生理性唾液分泌增多、喂养姿势不当、胃食管反流、呼吸道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拍嗝护理、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 生理性因素新生儿唾液腺发育不完善,吞咽功能较弱,可能导致唾液积聚形成泡泡。家长需及时用软布擦拭,保持口周清洁干燥,无须特殊处理。
2. 喂养问题奶瓶喂养时奶嘴孔过大或喂养姿势不当会导致吞入空气。建议家长采用45度斜抱姿势喂养,选择合适流速奶嘴,喂奶后竖抱拍嗝10-15分钟。
3. 胃食管反流可能与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全有关,表现为吐奶伴泡泡。家长可将婴儿床头抬高30度,少量多次喂养,医生可能建议使用铝碳酸镁混悬液等胃黏膜保护剂。
4. 呼吸道感染肺炎或支气管炎时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形成泡沫。如伴随发热、呼吸急促,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开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治疗。
日常注意观察宝宝精神状态,避免包裹过紧,喂养后保持侧卧位,出现拒奶、发绀等异常情况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