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20次阅读
狂犬疫苗一般需要在暴露后24小时内接种,实际接种时间受到暴露程度、伤口处理情况、既往免疫史、疫苗供应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暴露程度:皮肤无破损的接触可延迟至48小时内,而严重咬伤或头面部暴露需立即接种。
2、伤口处理:未及时清洗消毒的伤口需缩短接种间隔,规范处理后可适当延长至72小时。
3、免疫史:完成过全程免疫者暴露后可延迟接种,但需加强2针;未免疫者需严格按程序接种。
4、疫苗供应:偏远地区可适当延长首针接种时间,但不应超过7天,后续针次需严格按时接种。
暴露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并尽快前往犬伤门诊规范处置,疫苗接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酒。
婴儿耳道耵聍堆积可能由生理性分泌旺盛、外耳道狭窄、不当清洁刺激、中耳炎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温水软化清理、医用器械取出、抗感染治疗等方式处理。
1、生理性分泌婴儿耵聍腺分泌旺盛属正常现象,淡黄色软质耵聍有保护耳道作用。家长无须刻意清理,哺乳时轻柔按摩耳廓帮助自然排出。
2、外耳道狭窄婴幼儿外耳道未发育完全,耵聍易滞留形成硬块。建议家长用温热毛巾敷耳廓5分钟,待耵聍软化后用棉球擦拭外耳道口。
3、不当清洁刺激棉签掏耳会推入耵聍或损伤鼓膜。家长需避免自行掏挖,可遵医嘱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配合耳内镜专业清理。
4、中耳炎继发可能与细菌感染、呛奶等因素有关,常伴随哭闹抓耳、发热等症状。需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氧氟沙星滴耳液等药物,合并鼓膜穿孔时需行鼓膜修补术。
日常避免耳道进水,哺乳后竖抱拍嗝减少呛奶,发现耳道流脓或听力下降需及时就诊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