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17岁的人营养不良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补充营养素、适度运动、定期监测生长发育、就医评估等方式改善。营养不良通常由饮食不均衡、消化吸收障碍、慢性疾病、代谢异常、心理因素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结构
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豆制品,搭配全谷物和新鲜蔬菜水果。避免高糖高脂零食,每日三餐定时定量,必要时增加2-3次健康加餐。家长需帮助制定个性化食谱,确保热量与营养素均衡供给。
2、补充营养素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合维生素片、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蛋白粉等营养补充剂。针对缺铁性贫血可配合琥珀酸亚铁片,维生素D缺乏者补充维生素D滴剂。不可自行超量服用营养补充剂。
3、适度运动
每周进行3-5次中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或骑自行车,每次持续30-45分钟。运动可促进胃肠蠕动帮助营养吸收,同时刺激生长激素分泌。避免过度消耗性运动加重营养不良。
4、定期监测
每月测量身高体重并记录BMI变化,定期检测血常规、血清蛋白、微量元素等指标。家长需建立生长曲线图,发现持续低于标准百分位时及时就医。青春期快速生长期需加强营养追踪。
5、就医评估
若伴随长期腹泻、进食障碍或体重骤降,需排查克罗恩病、乳糜泻、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器质性疾病。消化内科可进行胃肠镜或食物不耐受检测,内分泌科评估生长激素水平,必要时住院进行肠内营养支持。
青少年营养不良需保证每日摄入谷薯类300-400克、优质蛋白100-150克、蔬菜500克及适量乳制品。避免节食减肥或偏食,学习压力大时可适当增加坚果类零食。建立规律作息习惯,保证7-9小时睡眠有助于营养代谢。若调整饮食3个月后未见改善,或出现头晕、水肿、发育停滞等症状,应立即到临床营养科或儿科就诊。
宝宝咳嗽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止咳糖浆、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乙酰半胱氨酸颗粒、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氨溴特罗口服溶液等药物。咳嗽可能是呼吸道感染、过敏、支气管炎等原因引起,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就医,避免自行用药。
一、药物
1. 小儿止咳糖浆
小儿止咳糖浆适用于感冒或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主要成分为甘草流浸膏、桔梗流浸膏等,具有镇咳祛痰作用。服药期间需观察宝宝是否出现嗜睡或胃肠不适,避免与中枢性镇咳药同用。
2.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用于缓解感冒伴随的咳嗽、发热症状,含对乙酰氨基酚和马来酸氯苯那敏。家长需注意该药物可能引起困倦,服药期间避免与其他含相同成分的药物联用。
3. 乙酰半胱氨酸颗粒
乙酰半胱氨酸颗粒适用于痰液黏稠的咳嗽,能分解痰液中的黏蛋白。该药物可能有胃肠道刺激,建议饭后服用,哮喘患儿使用前需咨询医生。
4. 孟鲁司特钠咀嚼片
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用于过敏性咳嗽或哮喘相关咳嗽,通过抑制白三烯受体减轻气道炎症。需长期使用时家长应定期带宝宝复查,观察有无头痛或皮疹等不良反应。
5. 氨溴特罗口服溶液
氨溴特罗口服溶液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含氨溴索和克仑特罗成分,具有祛痰平喘作用。服药后可能出现心悸或手抖,婴幼儿使用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
家长需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避免接触冷空气或烟雾。饮食上可适量给予温蜂蜜水(1岁以上)或梨汤,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若咳嗽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呼吸急促、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评估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