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狂犬病的早期症状主要有低热、头痛、乏力、伤口异常感觉。症状按早期表现到终末期发展,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兴奋期、麻痹期四个阶段。
1. 潜伏期通常无临床症状,持续时间从数天到数年不等,多数在1-3个月内发病。
2. 前驱期出现非特异性症状如低热、头痛、恶心,伤口处有瘙痒、麻木或刺痛感,持续2-10天。
3. 兴奋期典型表现为恐水、怕风、吞咽困难、躁动不安,伴有流涎、多汗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4. 麻痹期肌肉麻痹逐渐加重,出现肢体瘫痪、昏迷,最终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病程一般不超过7天。
被可疑动物咬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并尽快接种狂犬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发病后尚无有效治疗方法,预防是关键。
乙肝患者饮酒可能加速肝损伤,建议严格戒酒。酒精会加重肝脏负担,导致肝炎活动、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
1、肝损伤加重酒精代谢产物乙醛可直接损伤肝细胞,与乙肝病毒协同作用会显著加快肝纤维化进程。
2、肝炎活动饮酒可能激活乙肝病毒复制,导致转氨酶升高和肝炎发作,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
3、药物失效酒精会干扰抗病毒药物代谢,降低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药物的治疗效果。
4、肝癌风险长期饮酒会使乙肝患者肝癌发生概率明显增加,尤其对于已有肝硬化的患者风险更高。
乙肝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饮食选择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定期监测肝功能与病毒载量,出现不适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