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药物性肝损伤能恢复吗

| 1人回答 | 88次阅读

问题描述:
药物性肝损伤能恢复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聂小娟
聂小娟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药物性肝损伤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恢复的,但前提是及时停止致损药物、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并采取有效的肝脏支持保护措施。恢复的程度取决于损伤的严重程度、治疗是否及时和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应尽早就医明确诊断并避免进一步损伤。
1、药物性肝损伤的原因
药物性肝损伤通常是由于药物对肝细胞直接或间接的毒性作用引起的。
1、遗传因素:部分人因基因差异导致对某些药物敏感,如乙酰转移酶的高低会影响药物代谢能力。
2、环境和生活习惯:与饮酒、饮食不规律、长期服用不必要或大剂量药物如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有关,甚至一些中草药不当服用也可能伤肝。
3、慢性或基础疾病:既往患有肝炎或脂肪肝等基础病的患者,肝脏对药物代谢能力下降,更容易受到药物伤害。
2、药物性肝损伤的恢复方法
药物性肝损伤的恢复需要综合治疗,重点为解除病因和保护肝脏。
1、停止可疑药物:一旦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如某些抗生素或非甾体抗炎药。如是必要药物需医生评估替换其他治疗方案。
2、药物治疗:
护肝药物:如甘草酸制剂、还原型谷胱甘肽或辅酶A等,修复受损的肝细胞代谢功能。
免疫调节药物:针对由免疫反应引起的肝损伤,如糖皮质激素在特定条件下使用。
针对性治疗:如中毒性损伤可采用解毒药物例如乙酰氨基酚过量时使用的乙酰半胱氨酸。
3、饮食疗法:尽量选择易消化、低脂肪、高蛋白质的饮食。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绿色蔬菜、胡萝卜、西红柿等。限制酒精及加工食品的摄入,戒烟限酒。
4、肝脏代谢支持:在严重肝衰竭时,可能需要采取人工肝支持疗法甚至肝移植。
3、日常保健与预防
1、定期体检:特殊人群应特别关注肝功能,特别是长期服药或患有肝病的人群。
2、合理用药:避免滥用药物,服药前确认药物是否对肝脏有潜在的毒性,严格按剂量服用,不联合使用多种药物。
3、健康生活方式:养成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睡眠的好习惯,增强肝脏代谢能力。
药物性肝损伤在大多数情况下可恢复,但前提是早发现、早治疗,并遵医嘱进行科学干预,同时注意日常预防措施以保护肝脏健康。一旦发现明显肝损伤症状如黄疸、乏力等,尽快就医是恢复的关键。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宝宝积食便秘怎么办

宝宝积食便秘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腹部按摩、药物治疗、就医检查等方式治疗。宝宝积食便秘通常由饮食不当、消化功能弱、缺乏运动、肠道菌群失调、疾病因素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整:宝宝积食便秘时,需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苹果泥、燕麦粥、菠菜泥等。同时,确保宝宝每日饮水量充足,促进肠道蠕动。 2、增加运动:适当增加宝宝的活动量,如爬行、站立、扶走等,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避免长时间久坐或躺着,减少肠道负担。 3、腹部按摩:轻柔的腹部按摩可以帮助宝宝缓解积食和便秘。按摩时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轻轻揉动,每次5-10分钟,促进肠道蠕动和排气。 4、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可以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5ml/次,每日1-2次、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1袋/次,每日1次或开塞露5ml/次,必要时使用缓解便秘。 5、就医检查:若宝宝便秘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腹痛、呕吐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检查,排除肠道疾病如先天性巨结肠、肠梗阻等,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治疗。 日常护理中,注意宝宝的饮食结构,避免过量喂养,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摄入,如蔬菜泥、水果泥等。同时,鼓励宝宝多进行户外活动,促进肠道蠕动。若便秘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排除潜在疾病因素。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