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7次阅读
女性尿道结石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排尿疼痛、尿频尿急、血尿和排尿中断,严重时可能出现下腹部胀痛或发热。
1、排尿疼痛结石刺激尿道黏膜引起灼烧感或刀割样疼痛,排尿时加剧,可能放射至会阴部。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双氯芬酸钠或对乙酰氨基酚缓解疼痛。
2、尿频尿急结石堵塞导致膀胱无法排空,引发频繁尿意和急迫感,夜间症状加重。建议增加饮水量,必要时使用坦索罗辛、特拉唑嗪等α受体阻滞剂。
3、血尿结石摩擦尿道黏膜造成机械性损伤,表现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需进行尿常规检查,可配合服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严重时使用氨甲环酸。
4、排尿中断结石完全阻塞尿道时出现尿流突然停止,改变体位后可能恢复排尿。这种情况需急诊处理,可能需膀胱镜下取石或体外冲击波碎石。
日常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出现持续发热或无法排尿需立即就医。
产后出血可能由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按摩子宫、药物治疗、手术止血、输血等方式处理。
1、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是最常见原因,可能与产程过长、多胎妊娠等因素有关,表现为持续性阴道流血。可通过按摩子宫促进收缩,使用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等药物。
2、胎盘因素胎盘残留、植入或粘连可能导致出血,常伴随胎盘娩出不完整。需行清宫术清除残留组织,严重时需子宫动脉栓塞或子宫切除术。
3、软产道损伤分娩过程中会阴、宫颈等部位撕裂伤可引起活跃性出血。需立即缝合修补伤口,局部使用止血纱布,必要时输血。
4、凝血功能障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栓塞等可能导致凝血异常,表现为广泛渗血。需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同时治疗原发病。
产后出血属于产科急症,一旦发生需立即就医处理,产后注意观察出血量及生命体征变化,遵医嘱用药并加强营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