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女性输尿管结石多数情况下可以自行排出,实际能否排出与结石大小、位置、输尿管条件、是否合并感染等因素有关。
1、结石大小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石自行排出概率较高,超过8毫米的结石通常需要医疗干预。建议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结石具体尺寸。
2、结石位置位于输尿管下段的结石更容易排出,上段结石可能因输尿管生理狭窄而滞留。可通过B超或CT确定结石所在解剖位置。
3、输尿管条件既往有输尿管狭窄或手术史的患者自行排出概率降低。存在先天性输尿管畸形时建议积极就医处理。
4、合并感染出现发热、血尿等感染症状时需立即治疗,此时强行等待结石自行排出可能加重病情。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等抗生素。
建议每日保持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适当进行跳跃运动促进结石移动,出现剧烈腰痛或排尿困难应及时就医。
产后出血可能由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按摩子宫、药物治疗、手术止血、输血等方式处理。
1、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是最常见原因,可能与产程过长、多胎妊娠等因素有关,表现为持续性阴道流血。可通过按摩子宫促进收缩,使用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等药物。
2、胎盘因素胎盘残留、植入或粘连可能导致出血,常伴随胎盘娩出不完整。需行清宫术清除残留组织,严重时需子宫动脉栓塞或子宫切除术。
3、软产道损伤分娩过程中会阴、宫颈等部位撕裂伤可引起活跃性出血。需立即缝合修补伤口,局部使用止血纱布,必要时输血。
4、凝血功能障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栓塞等可能导致凝血异常,表现为广泛渗血。需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同时治疗原发病。
产后出血属于产科急症,一旦发生需立即就医处理,产后注意观察出血量及生命体征变化,遵医嘱用药并加强营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