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肝吸虫感染的症状主要包括消化道不适、皮肤异常、全身反应等。肝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在肝胆管引起的寄生虫病,感染后可能出现腹痛、腹泻、黄疸、发热、乏力等症状。病情轻重与感染程度、持续时间有关,轻度感染可能无明显表现,重度感染可能导致胆管炎、肝硬化等并发症。
肝吸虫寄生在肝胆管会刺激局部组织,引起上腹部隐痛或胀痛,疼痛多位于右上腹。部分患者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多为稀便或脂肪泻。长期感染可能导致营养不良、体重下降。消化道症状与虫体机械刺激和代谢产物刺激有关。
部分患者会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等过敏反应,这与虫体代谢产物引起的变态反应有关。严重感染者可能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和巩膜黄染,尿液颜色加深。黄疸是由于胆管阻塞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引起的。
急性期可能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体温多在38-39℃之间。患者常感到乏力、头晕、头痛,部分出现关节酸痛。这些症状与虫体代谢产物引起的毒性反应和免疫反应有关。儿童患者生长发育可能受到影响。
长期慢性感染可能导致肝区不适、肝脏肿大,体检可触及肿大的肝脏。严重者出现胆管炎,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右上腹绞痛、发热。晚期可能发展为胆汁性肝硬化,出现腹水、脾肿大等门脉高压表现。
重度感染可能引起胆石症、胆管癌等严重并发症。胆石症表现为阵发性胆绞痛、黄疸加重。胆管癌可能出现进行性黄疸、消瘦、恶病质。这些并发症与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和胆管上皮增生有关。
预防肝吸虫病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虾。流行区居民应定期进行粪便检查,发现虫卵及时驱虫治疗。出现持续腹痛、黄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血清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避免油腻食物,定期复查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