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聤耳是什么病

| 1人回答 | 79次阅读

问题描述:
聤耳是什么病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楠
张楠 济南市中心医院 主任医师
聤耳指的是中耳炎这种疾病。聤耳是中医对于中耳炎的一种别称,此类疾病指的是中耳部位,也就是包括鼓室、乳突、咽鼓管等部位在内的黏膜或者结构性的炎症病变。聤耳主要包含两种类型,一种是化脓性炎症改变,又叫化脓性中耳炎;另一种是非化脓性的炎症改变,又叫分泌性中耳炎。且不同的中耳炎类型,又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因此,临床上对于聤耳的治疗,需要根据疾病起病的缓急、病情的严重程度,例如耳部是否有明显的疼痛、流脓等异常改变,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做完扁桃体手术发烧怎么办

扁桃体手术后发热可通过物理降温、调整饮食、补充水分、药物干预、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术后发热可能与手术创伤反应、感染、脱水、术后护理不当、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

1、物理降温

术后低热可采用温水擦浴或退热贴物理降温。用32-34℃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避免酒精降温刺激伤口。体温超过38.5℃时可间隔4-6小时重复进行,同时监测体温变化。若伴有寒战应停止物理降温,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2、调整饮食

术后24小时内进食冷流质食物如冰激凌、冷藏酸奶,可缓解咽部肿胀。2-3天后改为温凉流食如米汤、藕粉,避免过热食物刺激创面。蛋白质可选择蒸蛋羹、豆浆等,每日分6-8次少量进食,每次不超过200毫升。

3、补充水分

每日饮水量保持1500-2000毫升,分次饮用室温矿泉水或淡盐水。可用吸管小口啜饮减少吞咽疼痛,观察尿液颜色保持淡黄色为宜。脱水热患者可口服补液盐散兑水饮用,但需遵医嘱控制钠摄入量。

4、药物干预

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疼痛伴发热时可短期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禁用阿司匹林以防出血。使用布洛芬混悬液需监测胃肠道反应,用药不超过3天。

5、及时就医

体温持续超过39℃超过24小时、出现脓性分泌物或颈部肿胀需急诊处理。术后5-7天突发高热可能继发扁桃体窝感染,需进行血常规和喉镜检查。严重者需静脉输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必要时行创面清创术。

术后应保持口腔清洁,每日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漱口3-4次。睡眠时抬高床头30度减轻咽部充血,避免用力咳嗽或擤鼻涕。监测体温变化曲线,记录每日最高体温及伴随症状。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2周内禁止进食辛辣刺激食物。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或大量出血应立即返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