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99次阅读
肾盂积水可通过控制感染、解除梗阻、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肾盂积水通常由尿路结石、泌尿系统肿瘤、先天性尿路畸形、尿路感染、妊娠压迫等原因引起。
肾盂积水合并感染时需优先控制炎症。常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等,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左氧氟沙星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治疗期间需监测体温及尿常规,感染控制后需复查泌尿系超声评估积水程度。
针对结石导致的梗阻可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肿瘤压迫需根据病理类型选择肿瘤切除或支架置入。先天性输尿管狭窄可通过输尿管成形术改善。梗阻解除后积水多可逐渐消退,术后需留置双J管1-3个月防止再狭窄。
α受体阻滞剂如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可松弛输尿管平滑肌,促进小结石排出。合并肾功能损害时可用肾康注射液改善微循环。疼痛剧烈者可短期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缓解痉挛性疼痛,但需警惕药物掩盖病情进展。
重度积水伴肾功能持续下降需考虑肾盂成形术或肾造瘘术。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成形术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快。开放手术适用于复杂畸形或多次手术病例,术中需同时处理合并的血管压迫因素。
轻度积水患者每3-6个月复查泌尿系超声和肾功能。术后患者需在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评估积水消退情况。长期随访中需监测血压和尿蛋白,警惕肾性高血压和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
肾盂积水患者每日饮水量应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避免憋尿和过度劳累。饮食需限制钠盐摄入,减少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出现腰痛加重、发热或血尿时应及时就诊,妊娠期肾积水患者需在产科和泌尿科共同监护下管理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