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 尿毒症

肾盂积水怎么治疗效果好

| 1人回答 | 99次阅读

问题描述:
肾盂积水怎么治疗效果好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茂静
刘茂静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肾盂积水可通过控制感染、解除梗阻、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肾盂积水通常由尿路结石、泌尿系统肿瘤、先天性尿路畸形、尿路感染、妊娠压迫等原因引起。

1、控制感染

肾盂积水合并感染时需优先控制炎症。常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等,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左氧氟沙星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治疗期间需监测体温及尿常规,感染控制后需复查泌尿系超声评估积水程度。

2、解除梗阻

针对结石导致的梗阻可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肿瘤压迫需根据病理类型选择肿瘤切除或支架置入。先天性输尿管狭窄可通过输尿管成形术改善。梗阻解除后积水多可逐渐消退,术后需留置双J管1-3个月防止再狭窄。

3、药物治疗

α受体阻滞剂如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可松弛输尿管平滑肌,促进小结石排出。合并肾功能损害时可用肾康注射液改善微循环。疼痛剧烈者可短期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缓解痉挛性疼痛,但需警惕药物掩盖病情进展。

4、手术治疗

重度积水伴肾功能持续下降需考虑肾盂成形术或肾造瘘术。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成形术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快。开放手术适用于复杂畸形或多次手术病例,术中需同时处理合并的血管压迫因素。

5、定期复查

轻度积水患者每3-6个月复查泌尿系超声和肾功能。术后患者需在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评估积水消退情况。长期随访中需监测血压和尿蛋白,警惕肾性高血压和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

肾盂积水患者每日饮水量应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避免憋尿和过度劳累。饮食需限制钠盐摄入,减少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出现腰痛加重、发热或血尿时应及时就诊,妊娠期肾积水患者需在产科和泌尿科共同监护下管理病情。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肾结石会不会引起尿毒症

肾结石通常不会直接引起尿毒症,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间接导致肾功能损害。肾结石主要引起尿路梗阻、感染或长期慢性炎症,这些因素可能进一步影响肾脏功能。如果肾结石未及时治疗,长期梗阻可能导致肾积水,进而发展为慢性肾脏病,严重时可能进展为尿毒症。尿毒症是慢性肾脏病的终末期表现,通常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炎等。肾结石患者应定期监测肾功能,及时治疗结石,避免并发症。 1、尿路梗阻:肾结石可能堵塞输尿管或肾盂,导致尿液无法正常排出,引起肾积水。长期梗阻会压迫肾实质,导致肾功能逐渐下降。治疗方式包括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等,必要时需手术解除梗阻。 2、感染风险:肾结石可能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导致尿路感染。反复感染会损害肾组织,增加慢性肾脏病的风险。治疗时需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等控制感染,同时清除结石。 3、慢性炎症:结石长期刺激尿路黏膜,可能引发慢性炎症,导致肾间质纤维化,影响肾功能。治疗时需使用抗炎药物如布洛芬、泼尼松等,并结合生活方式调整,如多饮水、低盐饮食。 4、肾功能监测:肾结石患者应定期检查肾功能,包括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早期发现肾功能异常,可通过药物如阿魏酸哌嗪、贝那普利等延缓病情进展。 5、预防措施:多饮水、低盐低脂饮食有助于预防结石形成。适当运动如散步、游泳可促进代谢,减少结石复发风险。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结石,避免并发症。 肾结石患者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多饮水、合理饮食,避免高嘌呤、高草酸食物。适当运动如快走、瑜伽有助于促进代谢,减少结石形成。定期体检和肾功能监测是预防尿毒症的关键,及时治疗结石和相关并发症可有效保护肾脏功能。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