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心肌梗塞后昏迷不醒的患者能否苏醒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救治时机综合判断。若抢救及时且未发生大面积脑损伤,部分患者可恢复意识;若出现不可逆脑缺氧或心脏骤停时间过长,苏醒概率较低。
心肌梗塞导致昏迷通常由心脏骤停引发脑供血中断所致。早期心肺复苏和血管再通治疗可减少脑损伤,患者可能在数小时至数天内逐渐恢复意识,伴随肢体活动、瞳孔对光反射等神经功能改善。此类患者需持续监测脑电图、颅内压等指标,部分需亚低温治疗保护脑功能。
当心肌梗塞合并严重心源性休克或心脏骤停超过10分钟,可能造成基底节、大脑皮层等关键区域永久性损伤。这类患者可能长期处于植物状态或微意识状态,表现为无自主睁眼、无遵嘱动作等。临床可通过诱发电位、功能磁共振评估脑干功能,但恢复可能性显著降低。
建议家属配合医生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脑灌注影像学检查等评估。无论患者是否苏醒,均需预防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必要时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和肢体康复。昏迷超过1个月的患者可考虑高压氧等促醒治疗,但需严格评估适应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