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3次阅读
粉碎性骨折通常需要在伤后1-3天内进行手术,具体时机需根据患者全身状况、骨折部位及软组织损伤程度综合评估。
对于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或伴有血管神经损伤的情况,需紧急手术处理,一般在伤后6-8小时内完成清创和固定。闭合性粉碎性骨折若局部肿胀较轻、皮肤条件良好,可在伤后24-72小时内实施内固定手术。手术前需完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三维重建等,明确骨折块移位情况。术中可能采用钢板螺钉、髓内钉或外固定架等器械,术后需预防感染并早期进行康复训练。
若患者存在严重多发伤、休克或重要脏器功能不全,需优先稳定生命体征,待病情平稳后延期手术。局部软组织严重挫伤或存在张力性水疱时,需待肿胀消退后手术,通常延迟至伤后5-7天。高龄患者或合并骨质疏松者,需评估麻醉耐受性后再决定手术方案。部分特殊部位如骨盆粉碎性骨折,可能需多学科协作制定个性化手术计划。
术后应保持伤口清洁,遵医嘱进行肌肉等长收缩训练和关节被动活动,避免过早负重。饮食需增加富含钙质和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鱼肉等,促进骨折愈合。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形成情况,发现内固定松动或愈合延迟时需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