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5次阅读
晚上嗓子疼白天不疼可能与空气干燥、胃酸反流、过敏反应、慢性咽炎等原因有关,可通过调整环境湿度、饮食控制、抗过敏治疗、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
1、空气干燥夜间睡眠时张口呼吸或空调房空气湿度低导致黏膜脱水,建议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湿度在百分之四十到六十,避免直接吹风。
2、胃酸反流平卧时胃酸刺激咽喉部黏膜,表现为晨起咽部灼痛,睡前两小时禁食并抬高床头十五度可改善,必要时需服用奥美拉唑等抑酸药物。
3、过敏反应尘螨或床上用品过敏原接触引发咽喉水肿,伴有鼻痒打喷嚏,需定期清洗床品并使用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严重时需检测过敏原。
4、慢性咽炎长期用嗓过度或感染导致淋巴滤泡增生,夜间迷走神经兴奋加重症状,可遵医嘱使用西瓜霜含片、银黄含化片等中成药,急性发作需抗生素治疗。
日常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戒烟限酒,持续一周未缓解或出现吞咽困难需耳鼻喉科就诊排除肿瘤等器质性疾病。
小儿突然高烧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疫苗接种反应、中暑等原因引起,家长需及时监测体温并观察伴随症状。
1、病毒感染:常见于流感、幼儿急疹等,表现为突发高热伴咳嗽流涕,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小儿豉翘清热颗粒退热,家长需保持患儿水分摄入。
2、细菌感染:如急性扁桃体炎、尿路感染等,多伴随局部红肿或排尿异常,需血常规确诊后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家长需记录发热规律。
3、疫苗接种:百白破、麻腮风等疫苗后24小时内可能出现低热,通常1-2天自愈,可用退热贴物理降温,家长无须过度用药但需警惕持续高热。
4、中暑脱水:高温环境下大量出汗导致体温调节失衡,需立即移至阴凉处补充口服补液盐,严重时需静脉补液治疗。
建议家长避免过度包裹患儿,发热期间给予米汤、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体温超过38.5℃或伴随抽搐、嗜睡等症状时须急诊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