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上中消化道造影是怎么检查的

| 1人回答 | 26次阅读

问题描述:
上中消化道造影是怎么检查的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国栋
陈国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上中消化道造影是通过口服造影剂后利用X线透视观察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结构的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诊断溃疡、肿瘤、炎症等病变。检查流程包括空腹准备、吞服钡剂、多体位摄片等步骤。

1、检查前准备

患者需在检查前8小时禁食禁水,确保消化道处于空虚状态。有幽门梗阻症状者需提前洗胃,糖尿病患者需调整降糖药使用时间。检查前需去除金属物品,并向医生说明过敏史及妊娠情况。

2、造影剂服用

常用硫酸钡作为造影剂,根据检查目的调配不同浓度。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分次吞服钡剂,检查食管时采用小口吞咽,胃部检查需饮用200-300毫升。儿童或吞咽困难者可使用含钡食物。

3、透视观察

患者需在X光机前变换体位,包括直立位、仰卧位、俯卧位等。医生通过压迫器按压腹部,观察钡剂在消化道内的流动情况,评估黏膜皱襞形态、管壁柔韧度及蠕动功能,全程约需15-30分钟。

4、摄片记录

在透视过程中对关键部位进行点片拍摄,包括食管全程、胃角切迹、十二指肠球部等。双重对比检查时会注入发泡剂使胃腔扩张,更清晰显示黏膜细微结构,必要时进行延迟摄片观察排空情况。

5、检查后处理

检查结束后需大量饮水促进钡剂排出,2日内粪便可能呈白垩色属正常现象。出现便秘者可适量使用缓泻剂,严重腹痛或持续呕吐需及时就医。孕妇及疑似穿孔者禁用该检查,碘过敏者需改用其他造影方式。

检查后24小时内建议进食易消化食物如米粥、面条,避免辛辣刺激及高纤维饮食。可适当散步促进胃肠蠕动,但避免剧烈运动。若出现持续腹胀或排便异常,应及时联系检查医师。该检查对消化道出血活动期、完全性肠梗阻等患者存在禁忌,需结合临床情况选择超声内镜或CT等替代方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阑尾里进了的粪便怎么排出来

阑尾里进了粪便可通过手术、药物治疗等方式处理,通常由肠道蠕动异常、阑尾解剖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 1、手术切除:阑尾内粪便滞留可能导致阑尾炎,手术切除是常用方法。常见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开腹手术适用于复杂病例。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避免感染。 2、药物治疗:对于早期或轻症患者,可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常用药物包括头孢曲松1g静脉注射每日一次、甲硝唑500mg静脉注射每日三次。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3、肠道调节:通过饮食调节促进肠道蠕动,帮助粪便排出。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全麦面包、蔬菜等。同时保持充足水分摄入,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ml。 4、物理疗法:热敷腹部可缓解疼痛,促进肠道蠕动。方法是将热水袋或热毛巾敷于右下腹,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注意温度适宜,避免烫伤。 5、观察随访:对于暂时无法手术或药物治疗的患者,需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如出现持续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定期随访检查,评估病情进展。 日常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久坐久站。如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