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中医治疗四肢麻木的方法是什么

| 1人回答 | 55次阅读

问题描述:
中医治疗四肢麻木的方法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邵自强
邵自强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中医治疗四肢麻木的方法有中药内服、针灸疗法、推拿按摩、拔罐疗法。

1、中药内服

气血不足者可选用八珍汤加减,肝肾阴虚者常用左归丸,瘀血阻络型适用血府逐瘀汤,风寒湿痹证多用独活寄生汤。需由中医师辨证开方。

2、针灸疗法

选取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位疏通经络,配合电针增强刺激。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麻木,可加用夹脊穴。

3、推拿按摩

沿手足三阳经循行部位进行点按揉捏,重点刺激合谷、太冲等穴位,改善局部气血运行。每周进行数次。

4、拔罐疗法

在麻木肢体部位走罐或留罐,促进血液循环。注意皮肤破损者禁用,凝血功能障碍者慎用。

治疗期间需避免久坐久站,适度活动肢体,注意肢体保暖,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针灸哪些穴位可以治疗面瘫

针灸治疗面瘫常用穴位有地仓、颊车、合谷、阳白,配合远端取穴与局部取穴可促进面部神经功能恢复。

1. 地仓穴

位于口角外侧,主治口眼歪斜,刺激该穴可改善口周肌肉运动功能,常与颊车穴配伍使用。

2. 颊车穴

位于下颌角前上方,主治牙关紧闭与面肌麻痹,针刺此穴有助于恢复咀嚼肌群协调性。

3. 合谷穴

手阳明经原穴,具有通经活络作用,作为远端取穴可调节全身气血运行,常作为基础配穴。

4. 阳白穴

位于前额部,主治额纹消失与眼睑闭合不全,刺激该穴可促进额肌运动功能恢复。

治疗期间需避免面部受寒,配合热敷与面部肌肉训练可增强疗效,急性期建议每日针灸,恢复期隔日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