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小儿心肌炎有一定危险性,病情轻重差异较大,轻度可能自愈,重度可导致心力衰竭甚至猝死。心肌炎主要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自身免疫反应等因素引起,需根据患儿症状严重程度采取针对性治疗。
多数患儿表现为轻微症状,如低热、乏力、食欲减退等,部分可能出现活动后气促、心悸。这类情况通过卧床休息、限制体力活动及营养支持,配合医生指导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颗粒、营养心肌药物如辅酶Q10胶囊等,通常预后良好。早期识别并干预可有效避免病情进展。
少数患儿起病急骤,出现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四肢湿冷等循环衰竭表现,或突发晕厥、意识障碍。这类重症心肌炎可能并发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需立即住院进行心电监护,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必要时使用机械循环支持装置。病情凶险者病死率较高,存活患儿也可能遗留心脏扩大等后遗症。
家长发现儿童有呼吸道感染后持续精神萎靡、拒食、呼吸频率增快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恢复期需严格遵医嘱复查心脏超声,避免剧烈运动3-6个月。注意保持饮食清淡,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西蓝花、猕猴桃等食物,有助于心肌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