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4次阅读
肠炎的表现主要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按早期表现到终末期排列。
1、腹痛:早期多为脐周或下腹部隐痛,可能伴随肠鸣音亢进,炎症加重后疼痛可转为持续性。
2、腹泻: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水样,严重时可出现黏液脓血便,易导致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3、恶心呕吐:胃肠黏膜受刺激引起的反射性反应,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频繁呕吐需警惕脱水。
4、发热: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体温多在38℃左右,严重感染可出现高热寒战。
出现持续腹泻或血便时应及时就医,日常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冷刺激性食物。
促进胃部消化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活动、控制进食速度、适当按摩等方式实现。胃消化速度受食物类型、胃肠动力、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影响。
1、调整饮食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减少高脂肪及辛辣刺激食物摄入,避免加重胃负担。
2、增加活动餐后半小时进行散步等轻度运动,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但避免剧烈运动引起胃下垂。
3、控制进食速度充分咀嚼食物至糊状再吞咽,减少大块食物对胃的机械刺激,每口咀嚼20-30次为宜。
4、适当按摩顺时针按摩上腹部可刺激胃肠神经反射,按摩力度以皮肤轻微凹陷为度,持续5-10分钟。
若长期存在消化不良,建议就医排除胃炎、胃溃疡等器质性疾病,日常可饮用山楂陈皮茶辅助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