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7次阅读
益生菌药物通常建议饭后服用,主要影响因素有胃酸浓度、食物缓冲作用、菌株存活率、个体胃肠敏感度。
1、胃酸浓度空腹时胃酸分泌较多,可能降低益生菌活性。饭后胃酸被食物稀释,有利于活菌通过胃部到达肠道。
2、食物缓冲作用食物能中和部分胃酸,为益生菌提供保护环境。含脂肪食物可延长胃排空时间,增加菌群存活机会。
3、菌株存活率部分耐酸菌株饭前饭后均可服用,但多数普通菌株饭后服用存活率更高。布拉氏酵母菌等特殊菌种对胃酸耐受性较强。
4、胃肠敏感度胃肠功能较弱者饭后服用可减少不适感。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建议随餐服用以降低肠道刺激。
具体服用时间需遵医嘱,避免与抗生素同服,可搭配常温饮品送服以保持菌群活性。
一岁宝宝消化不良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腹部按摩、补充益生菌、就医检查等方式改善,通常由喂养不当、肠道菌群失衡、乳糖不耐受、胃肠炎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结构减少单次喂养量,增加喂养次数,辅食选择米糊、南瓜泥等易消化食物。暂停添加新辅食,避免高脂肪难消化食物。
2、腹部按摩家长需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轻柔按摩宝宝腹部,每次5-10分钟,促进肠蠕动。注意避开刚进食后时段,力度要轻柔。
3、补充益生菌可遵医嘱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酪酸梭菌活菌散等益生菌制剂,帮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
4、就医检查若伴随发热、血便或持续48小时未缓解,可能与轮状病毒感染、细菌性肠炎等疾病有关,需及时儿科就诊完善便常规等检查。
家长需记录宝宝排便次数与性状,哺乳期母亲应避免进食生冷刺激食物,可配合小儿推拿辅助改善消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