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6次阅读
紫杉醇白蛋白化疗的常见副作用包括周围神经病变、骨髓抑制、过敏反应和消化道症状,多数症状可通过对症治疗缓解。
1、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手足麻木或刺痛,可能与药物损伤神经轴突有关。轻症可补充维生素B12,中重度需调整剂量或暂停化疗,药物可选甲钴胺片、硫辛酸胶囊、加巴喷丁胶囊。
2、骨髓抑制以中性粒细胞减少为主,严重时增加感染风险。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出现发热立即就医,药物包括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利可君片、氨肽素片。
3、过敏反应多在用药初期出现皮疹或呼吸困难,与紫杉醇激活肥大细胞相关。预处理需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苯海拉明注射液、西咪替丁注射液预防。
4、消化道症状常见恶心呕吐和腹泻,与药物刺激胃肠黏膜有关。可选用昂丹司琼片、洛哌丁胺胶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症处理。
治疗期间建议保持高蛋白饮食,避免生冷食物,出现严重副作用时需及时联系主治医师调整方案。
异丙肾上腺素主要通过激动β受体发挥升压作用,临床用于休克抢救和心脏骤停复苏,其血压调节机制涉及外周血管收缩、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等环节。
1、药理作用异丙肾上腺素作为非选择性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可同时激活β1和β2受体,通过增强心肌收缩力和加快心率提升心输出量,同时扩张骨骼肌血管。
2、血压变化用药初期因β2受体介导的血管扩张可能引起舒张压下降,随后因心输出量显著增加导致收缩压上升,平均动脉压呈现先降后升的双相变化。
3、临床应用适用于心源性休克、尖端扭转型室速等紧急情况,需持续心电监护避免室性心律失常,禁用于冠心病患者以免诱发心肌缺血。
4、注意事项使用中需严格监测血压、心率变化,警惕心悸和心绞痛等不良反应,与洋地黄类药物联用可能增加心律失常风险。
该药物属于处方急救药品,必须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患者不可自行调整剂量,出现胸闷或头晕症状需立即告知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