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5次阅读
肾结石可通过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经皮肾镜取石等方式治疗,多数情况下无须住院,实际是否需要住院与结石大小、位置、并发症等因素有关。
1、药物排石:适用于直径小于6毫米的结石,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坦索罗辛、枸橼酸氢钾钠等药物缓解疼痛并促进排石,同时需多饮水增加尿量。
2、体外冲击波碎石:适用于直径10-20毫米的肾盂或上段输尿管结石,门诊即可完成治疗,术后可能出现血尿或绞痛,通常无须住院观察。
3、输尿管镜取石:针对中下段输尿管结石或体外碎石失败者,需在麻醉下进行,术后留置双J管可能引起尿频不适,多数患者24小时内可出院。
4、经皮肾镜取石:处理大于20毫米的复杂结石或鹿角形结石,属于微创手术,术后需监测出血和感染情况,通常需要住院3-5天。
建议每日饮水量超过2000毫升,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突发剧烈腰痛伴血尿时应立即就医。
异丙肾上腺素主要通过激动β受体发挥升压作用,临床用于休克抢救和心脏骤停复苏,其血压调节机制涉及外周血管收缩、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等环节。
1、药理作用异丙肾上腺素作为非选择性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可同时激活β1和β2受体,通过增强心肌收缩力和加快心率提升心输出量,同时扩张骨骼肌血管。
2、血压变化用药初期因β2受体介导的血管扩张可能引起舒张压下降,随后因心输出量显著增加导致收缩压上升,平均动脉压呈现先降后升的双相变化。
3、临床应用适用于心源性休克、尖端扭转型室速等紧急情况,需持续心电监护避免室性心律失常,禁用于冠心病患者以免诱发心肌缺血。
4、注意事项使用中需严格监测血压、心率变化,警惕心悸和心绞痛等不良反应,与洋地黄类药物联用可能增加心律失常风险。
该药物属于处方急救药品,必须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患者不可自行调整剂量,出现胸闷或头晕症状需立即告知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