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心脏介入手术有风险吗

|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问题描述:
心脏介入手术有风险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魏以桢
魏以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副主任医师

心脏介入手术存在一定风险,但风险程度与患者个体情况、手术类型及操作规范密切相关。心脏介入手术主要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植入、球囊扩张等,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

多数情况下心脏介入手术风险可控。常见轻微风险包括穿刺部位出血、血肿或淤青,多与局部血管损伤有关,术后加压包扎可缓解。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造影剂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瘙痒、皮疹,术前过敏筛查可降低发生概率。手术过程中短暂的心律失常也较常见,通常由导管刺激心脏引发,操作结束后多自行恢复。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可能导致血压下降、心率减慢,通过补液或药物干预可迅速纠正。术后卧床期间排尿困难、腰背酸痛属于常见不适,与制动要求相关。

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冠状动脉夹层或穿孔属于急危重症,需立即进行心包穿刺或外科手术干预。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可导致心肌梗死复发,与抗血小板治疗不足有关。肾功能不全患者可能出现造影剂肾病,表现为术后肌酐升高。脑血管栓塞可能导致脑卒中,与术中斑块脱落相关。感染性心内膜炎虽罕见,但可能危及生命,需长期抗生素治疗。严重过敏反应如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需肾上腺素抢救。

术前全面评估可有效降低手术风险。建议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影像评估。术后需监测生命体征24小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遵医嘱规范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出现胸痛加重、肢体麻木、意识模糊等异常症状时需立即就医。保持穿刺侧肢体制动6-8小时,术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活动,循序渐进恢复日常运动。术后1个月复查心脏功能,长期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血糖在达标范围。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流脑疫苗后发烧怎么办

接种流脑疫苗后出现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适量补水、观察症状、调整饮食、药物干预等方式处理。流脑疫苗后发热通常由疫苗免疫反应、合并感染、个体差异、接种操作不当、基础疾病等因素引起。

1、物理降温

使用温水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水温控制在32-34℃为宜。避免酒精擦浴或冰敷刺激皮肤。可重复进行擦拭直至体温下降,同时保持室内通风,减少衣物包裹。若体温超过38.5℃或持续上升,需结合其他措施处理。

2、适量补水

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每日饮水量比平日增加200-300毫升。发热会导致隐性失水增加,脱水可能加重不适感。婴幼儿可增加母乳或配方奶喂养频次,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或冰镇液体。

3、观察症状

监测体温变化频率为每2-4小时一次,记录发热持续时间及最高温度。需同时观察是否出现皮疹、呕吐、抽搐、精神萎靡等伴随症状。疫苗相关发热多在接种后6-24小时内出现,通常持续1-2天可自行缓解。

4、调整饮食

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蛋等,避免油腻及辛辣刺激。可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帮助增强免疫力。婴幼儿应维持原有喂养方式,无须刻意减少奶量。

5、药物干预

体温超过38.5℃且伴有明显不适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布洛芬混悬液或小儿退热栓等药物。禁止自行服用阿司匹林类药物。若发热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惊厥,需立即就医排除其他感染性疾病。

接种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发热期间建议卧床休息,每日睡眠时间不少于8小时。家长需密切监测儿童精神状态,如出现拒食、嗜睡、持续哭闹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诊。通常疫苗反应性发热无须特殊治疗,正确护理即可缓解,但需与感冒等疾病引起的发热进行鉴别。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