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6次阅读
冠脉造影对身体的伤害通常较小,多数情况下属于微创检查的合理风险范畴。该检查需通过导管插入血管,可能引发局部血肿、造影剂过敏或短暂肾功能影响,但严重并发症概率较低。
冠脉造影采用局部麻醉,穿刺部位可能出现轻微疼痛或淤青,1-3天内可自行消退。造影剂经肾脏代谢,检查后24-48小时适当多饮水可加速排出,偶见轻度恶心或皮肤潮红等过敏反应,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后发生率更低。导管操作可能造成血管内膜轻微损伤,但现代介入技术已显著降低血管痉挛或夹层风险。检查中放射线暴露量约相当于自然环境下半年接受的辐射,对育龄期女性等特殊人群需做好防护。
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造影剂肾病,多见于原有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或脱水患者,表现为检查后2-3天肌酐值升高。严重过敏反应如喉头水肿发生率不足千分之一,导管室均配备急救药品应对。穿刺部位大血肿或假性动脉瘤需压迫处理,血管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概率低于万分之一。合并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或左主干病变者,导管操作可能诱发急性心肌缺血。
建议检查前完善肾功能及凝血功能评估,告知医生过敏史和用药史。术后保持穿刺肢体制动6-12小时,观察有无出血或肢体发凉。糖尿病患者检查后需监测血糖,肾功能异常者遵医嘱水化治疗。出现持续胸痛、呼吸困难或穿刺处肿胀加剧应及时就医。日常注意控制血压血糖,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检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