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拔牙后十小时一直流血可能是凝血功能异常、局部血管损伤、术后护理不当、服用抗凝药物等原因引起。
1、凝血功能异常凝血功能障碍可能导致出血不止,需及时就医检查血小板及凝血指标,医生可能建议使用氨甲环酸、酚磺乙胺等止血药物。
2、局部血管损伤拔牙过程中损伤较大血管会引起持续渗血,需咬紧无菌棉球压迫止血,必要时采用电凝止血或缝合处理。
3、术后护理不当频繁漱口或吮吸创口会破坏血凝块,应保持24小时内避免刷牙漱口,进食温凉流质食物。
4、服用抗凝药物华法林、阿司匹林等药物会影响凝血功能,术前应告知医生用药史,术后可能需要调整药物剂量。
建议立即用消毒纱布咬合压迫创面,保持头部抬高姿势,若30分钟后仍未止血需急诊处理,术后48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及热水浴。
拔牙后多年未镶导致牙龈萎缩可通过保持口腔卫生、使用软毛牙刷、定期口腔检查、佩戴义齿等方式护理。
1、保持卫生每日早晚刷牙并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减少食物残渣堆积刺激牙龈。饭后漱口有助于清除口腔细菌。
2、软毛牙刷选择软毛牙刷轻柔清洁牙龈边缘,避免硬毛牙刷摩擦加重萎缩。刷牙时采用巴氏刷牙法倾斜45度角。
3、定期检查每半年至一年进行口腔检查,监测牙龈萎缩程度。牙医可能建议专业洁牙或局部药物涂抹。
4、佩戴义齿定制活动义齿或种植牙修复缺失牙齿,分散咬合力减轻牙龈负担。避免长期单侧咀嚼加剧萎缩。
日常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钙质,避免过硬过烫食物刺激牙龈。若萎缩持续进展需及时就医评估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