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小儿肺炎发烧吃不下怎么办

| 1人回答 | 59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小儿肺炎发烧吃不下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小儿肺炎发烧吃不下可通过调整饮食、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药物治疗、及时就医等方式改善。小儿肺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力低下、环境刺激、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选择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蔬菜泥、苹果泥等,少量多次喂食。避免油腻、辛辣、过甜或过咸的食物加重胃肠负担。可将食物温度控制在温热状态,减少对咽喉的刺激。若患儿完全拒食,可暂时以口服补液盐维持电解质平衡。

2、物理降温

使用温水擦拭患儿额头、颈部、腋窝等大血管流经部位,水温控制在32-34℃。禁止使用酒精擦浴。可配合退热贴辅助降温,每4小时更换一次。保持室内温度在24-26℃,衣着宽松透气。体温超过38.5℃时需警惕高热惊厥。

3、补充水分

每15-20分钟给予少量温开水或淡盐水,单次饮水量不超过50毫升。观察尿液颜色,若呈深黄色需增加补液量。可适量饮用稀释后的鲜榨果汁补充维生素C。母乳喂养婴儿应增加哺乳频率,配方奶喂养者可暂时稀释奶粉浓度。

4、药物治疗

细菌性肺炎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奇霉素颗粒等抗生素。发热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或布洛芬混悬滴剂退热。咳嗽痰多时可配合氨溴索口服溶液化痰。严禁自行使用镇咳药物抑制咳嗽反射。

5、及时就医

若持续高热超过3天、呼吸频率超过40次/分钟、出现口唇发绀或嗜睡等症状,需立即就诊。医生可能根据病情进行血常规、胸片等检查。重症患儿需住院接受氧疗或静脉输液治疗。家长应记录患儿体温变化曲线和饮食情况供医生参考。

保持患儿卧床休息,室内每日通风2-3次但避免直接吹风。恢复期逐渐增加蛋白质摄入,如蒸蛋羹、鱼肉粥等。定期监测体温直至完全正常后3天。注意观察有无耳痛、皮疹等并发症表现,痊愈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按医嘱完成全程药物治疗,不可因症状缓解自行停药。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退黄疸会拉绿色便便吗

退黄疸期间可能出现绿色便便,属于正常现象。新生儿黄疸消退过程中,胆红素代谢变化可能导致粪便颜色暂时性改变,通常无须特殊处理。

胆红素是黄疸的主要代谢产物,经肝脏处理后随胆汁排入肠道。在肠道细菌作用下,胆红素被还原为粪胆原,正常情况下会使粪便呈现黄色。当胆红素代谢加快时,未完全转化的胆红素可能使粪便呈现绿色。这种颜色改变多发生在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中,与母乳中某些成分促进胆红素排泄有关。观察发现,绿色便便通常出现在黄疸消退期,持续时间较短,随着肝功能逐步完善,粪便颜色会恢复正常。

少数情况下,绿色便便可能伴随其他异常表现。若粪便呈现亮绿色且带有黏液,或伴有腹泻、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需警惕肠道感染或乳糖不耐受等问题。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出现持续绿色便便时,可能存在胆汁排泄障碍,需要进一步检查胆道系统。某些特殊配方奶粉中的铁剂补充也可能导致粪便颜色偏绿,但不会影响黄疸消退进程。

家长应注意记录婴儿排便次数和性状变化,保持合理喂养频率。母乳喂养者无须因此调整哺乳方式,配方奶喂养者不宜频繁更换奶粉品牌。若绿色便便持续超过三天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胆红素水平和腹部超声。日常可适当增加婴儿日光照射时间,但需避免阳光直射眼睛,注意维持适宜环境温度。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