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冠心病心肌酶正常吗?

|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问题描述:
冠心病心肌酶正常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倪新海
倪新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主任医师

冠心病患者的心肌酶可能正常也可能异常,需结合病情判断。心肌酶升高通常提示心肌损伤,但部分冠心病患者心肌酶可能处于正常范围。

冠心病患者心肌酶正常的情况多见于稳定型心绞痛或无症状心肌缺血。这类患者冠状动脉存在狭窄,但尚未导致心肌细胞明显坏死,心肌酶检查结果可显示正常。此时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胸闷、胸痛等症状,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或冠脉CT可明确诊断。对于心肌酶正常的冠心病患者,治疗重点在于控制危险因素,如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同时改善生活方式。

心肌酶异常则常见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当冠状动脉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导致心肌持续缺血缺氧时,心肌细胞会发生坏死,释放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等心肌酶进入血液。此时患者除典型胸痛外,心肌酶检测会显示明显升高,尤其肌钙蛋白具有高度特异性。这类情况属于急症,需立即进行再灌注治疗,如静脉溶栓药物注射或急诊介入手术。

冠心病患者无论心肌酶是否正常,都应定期监测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日常生活中需严格戒烟限酒,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出现持续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切勿因心肌酶正常而忽视潜在风险。医生会根据具体病情综合判断,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吃完桃头晕有什么危险?

吃完桃头晕可能与食物过敏、低血糖或农药残留等因素有关,通常无须过度担忧,但需警惕严重过敏反应或中毒风险。

1、食物过敏

桃中含有致敏蛋白,部分人群食用后可能引发过敏反应,表现为头晕、皮肤瘙痒或口唇肿胀。轻度过敏可自行缓解,严重者可能出现喉头水肿或过敏性休克。建议过敏体质者避免食用桃,出现症状可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或地塞米松片抗过敏治疗。

2、低血糖反应

空腹大量食用高糖水果可能刺激胰岛素分泌过快,导致反应性低血糖,表现为头晕、冷汗或心悸。糖尿病患者或糖代谢异常者更易发生。建议搭配蛋白质食物食用,出现症状时立即进食糖果或饮用糖水缓解。

3、农药残留刺激

未彻底清洗的桃表皮可能残留有机磷类农药,摄入后抑制胆碱酯酶活性,引发头晕、恶心等轻微中毒症状。需用流水反复搓洗桃表,削皮后食用更安全。若出现瞳孔缩小或肌肉震颤需立即就医。

4、组胺不耐受

过熟或储存不当的桃可能产生过量组胺,组胺代谢障碍者食用后会出现血管扩张性头晕,常伴面部潮红或头痛。建议选择新鲜桃,避免食用有酒味的变质果肉,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缓解症状。

5、罕见毒素污染

霉变桃可能含有展青霉素等神经毒素,少量摄入即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持续性头晕、视物模糊。需立即就医进行洗胃和血液净化治疗,不可自行催吐以免误吸。

日常食用桃前应充分清洗并检查新鲜度,过敏体质者首次尝试需少量测试。出现头晕伴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并保留剩余食物供检测。儿童及老年人食用需家长监护,建议去皮切块后食用更安全。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