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0次阅读
痛风发作常见于足部第一跖趾关节、踝关节、膝关节、手指关节等部位,典型表现为突发性红肿热痛,严重时可累及耳廓或肘关节。
1、足部关节:超过半数患者首发于大脚趾根部关节,局部皮肤发亮呈暗红色,触碰时有剧烈压痛,常于夜间突然发作。
2、下肢关节:踝关节和膝关节易沉积尿酸盐结晶,发作时关节肿胀明显,可能伴随局部温度升高,影响正常行走功能。
3、上肢关节:手指关节和腕关节受累时可见梭形肿胀,晨起时关节僵硬感显著,长期反复发作可导致关节畸形。
4、特殊部位:耳轮及鹰嘴滑囊等部位可能出现痛风石,皮下可触及硬结,破溃后排出白色石灰样物质。
急性期应抬高患肢减少活动,每日饮水量保持2000毫升以上,避免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和海鲜。
针灸治疗掌关节类风湿常用穴位有合谷穴、阳池穴、外关穴、八邪穴,需由专业医师操作。
1、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具有通络止痛作用,可缓解掌关节肿胀疼痛。
2、阳池穴在腕背横纹中点,主治腕关节痹痛,能改善掌指关节活动受限。
3、外关穴前臂背侧腕横纹上2寸,可疏经活络,减轻晨僵症状。
4、八邪穴手背各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针对指间关节变形有调节作用。
针灸治疗需配合药物控制炎症,避免关节受寒,日常可进行握拳伸展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