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肛肠科

结肠增生性肠息肉严重怎么办

| 1人回答 | 72次阅读

问题描述:
结肠增生性肠息肉严重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姜金波
姜金波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结肠增生性肠息肉可通过内镜下切除、定期随访、调整饮食习惯、药物治疗等方式干预。增生性息肉多为良性,通常由慢性炎症刺激、遗传因素、高脂低纤维饮食、肠道菌群失衡等原因引起。

1、内镜下切除:

直径超过5毫米或存在异型增生的息肉建议内镜下切除,常用方法包括高频电切术、黏膜切除术,术后需送病理检查明确性质。

2、定期随访:

小型无症状息肉可每1-2年复查肠镜,若发现息肉增长或数量增加需缩短随访间隔,监测期间可配合粪便潜血试验筛查。

3、饮食调整:

减少红肉及加工肉制品摄入,增加全谷物、西蓝花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以保持排便通畅。

4、药物治疗:

伴有肠道炎症时可遵医嘱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胶囊调节菌群,息肉切除后必要时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预防出血。

日常避免久坐及吸烟饮酒,术后1个月内忌辛辣刺激食物,若出现便血或腹痛加重需立即复诊。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长期吃缅甸便秘果有无害处

长期服用缅甸便秘果可能引起药物依赖、电解质紊乱、胃肠功能紊乱及肝肾功能损伤,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并配合生活方式调整。

1、药物依赖

长期依赖刺激性泻药成分(如蒽醌类)会导致肠道神经敏感性下降,需逐步减量并改用乳果糖、聚乙二醇等渗透性泻药,配合膳食纤维补充。

2、电解质失衡

过度导泻可能引发低钾血症,表现为乏力或心律失常,需监测电解质水平,必要时口服补钾制剂如氯化钾缓释片。

3、胃肠功能紊乱

持续刺激肠壁可导致结肠黑变病或蠕动功能减退,建议改用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菌群平衡。

4、肝肾负担

代谢产物可能加重肝肾解毒压力,尤其肝功能异常者需避免长期使用,可考虑短期应用促动力药如莫沙必利。

便秘治疗应以增加膳食纤维、规律运动为基础,药物干预不超过1周,若症状持续需消化科就诊排除器质性疾病。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