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怀孕后低血压怎么办?

| 1人回答 | 62次阅读

问题描述:
怀孕后低血压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峰
李峰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怀孕以后出现低血压并不一定有器质性疾病的存在,针对这样的情况需要及时的进行检查,大多数情况下有低血压,需要保持心情舒畅,规律饮食,同时也需要注意是否出现了临床症状,如果单纯的低血压没有出现临床身体不适并不需要治疗,一定要规律饮食,注意休息。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吃什么药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可通过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ACE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等方式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通常由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等原因引起。 1、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一种抗血小板药物,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通常建议每日服用75-100mg肠溶片,适用于有冠心病、脑卒中病史或高风险人群。需注意胃肠道副作用,长期服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能够有效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常用剂量为每日10-20mg,适用于高血脂患者或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需定期监测肝功能。 3、贝特类药物:贝特类药物如非诺贝特、吉非贝齐,主要用于降低甘油三酯水平,适用于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常用剂量为每日200-400mg,需注意可能出现的肌肉疼痛或肝功能异常,定期复查血脂水平。 4、ACE抑制剂:ACE抑制剂如依那普利、雷米普利,能够降低血压,改善心脏功能,适用于高血压或心力衰竭患者。常用剂量为每日5-10mg,需注意可能出现的干咳或肾功能异常,长期服用需监测血钾水平。 5、钙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能够扩张血管,降低血压,适用于高血压或心绞痛患者。常用剂量为每日5-10mg,需注意可能出现的头痛或下肢水肿,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率。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除了药物治疗,还需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上应减少高盐、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多吃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运动上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护理上需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血糖水平,戒烟限酒,保持健康体重。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